正如陈舟所料,未经过持久酝酿的暴风雪宛如空中楼阁,根本支撑不了太久。
最先偃旗息鼓的是来势汹汹的大风,雪又飘了一会儿,雪肉眼可见地变小,排列得也不似之前那样紧密了。
隨著风势减弱,很快洞外就显露了天光。
洞深处节奏迟缓的呼吸声依旧没有改变,陈舟用手背擦了擦鼻子,看著插在一旁闪烁著寒光的长刀,最终决定饶洞主人一命。
虽说这场风雪並没有持续太久,从马后炮的视角来看,大概率要不了他的命,但若始终留在外面,苦头是少不了的。
缩在洞里冬眠的那傢伙,挖掘洞穴时肯定没想到有一天会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帮助他们躲避风雪。
一切都是无心之举,是机缘巧合。
不过说到底,陈舟还是受了洞主人无意的庇佑的。
放在平时,还没填饱肚子,一头送上门的野兽陈舟绝不会放过,这次“受人恩惠”,没办法立即翻脸,也就算了。
而且这头多半为洞熊的傢伙还给陈舟提供了新的灵感——
或许回到庇护所以后他可以沿著山脚搜寻,在松林的末端寻找熊类冬眠时挖掘的地洞,或是粗壮的大树。
现在刚入冬没多久,冬眠的动物积攒了一身肥膘,还没消耗太多。
原本陈舟打算靠钓鱼获取脂肪储备——
鱼类具有厚实的皮下脂肪,儘管鱼油偏腥,却也是不错的脂肪来源。
但这几天在河边这么一看,这时节捕鱼难度恐怕有点高,天气太冷了,鱼都缩在深水区,除非撒网捕捞,靠钓肯定是不靠谱。
尤其现在找不到虫子,只能用动物內臟做鱼饵,而动物內臟的腥气又太大,在岸边往鱼线上掛,说不定还没等钓到鱼,就把飢肠轆轆的野兽先吸引来了。
与此相比,熊类、雕齿兽、大地獭等等,有冬眠习性或无冬眠习性的穴居动物,都比鱼合適的多。
这不仅因为它们居住在陆地上,更因为它们体型大,宰杀一头至少能出五六十斤的油脂,省时省力。
而且长毛的动物除了油脂,还有皮毛可供使用。
皮毛,也是他们目前急需的资源。
……
已经决定放洞中野兽一马,陈舟也就没多磨嘰。
耐心地等了一会儿,確认风雪没有捲土重来的可能,他唤醒趴在一起的锯齿虎,带著它们离开了洞穴。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1.】
除了想儘快获取盐石,完成任务返回庇护所之外,陈舟之所以如此急切,还因为洞穴內的气味儿实在难闻——
对於他这种嗅觉敏锐的人来说,充斥在整个洞穴中的骚臭、腥臭无异於一种折磨。
或许锯齿虎骨子里早就適应了这种气味儿,但他实在无法忍受。
……
暴风雪过后,刚刚还以枯黄和黑灰为主的草原被白色统治。
地面铺了一层鬆软的积雪。
风势大减,阵阵凉风吹过,不时能掀起一些浮在表层的薄雪,相较刚才下雪的时候,此刻却无太多寒意。
不过陈舟却知道,这种看似平静无危的景象实际是一种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