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生活的人都知道,下雪不冷化雪冷。
当积雪开始融化时,野外將被彻骨的严寒笼罩。
冬季天短,暴风雪耽误了些时间,太阳已经快要落山。
所幸现在没有风雪阻碍视线,隔著老远就能看到树林和土丘,陈舟吸取教训,不敢再在开阔地界停留,带著锯齿虎直接赶到了树林中,在那里生起了火。
树林能遮蔽风雪,也有充足的燃料,躲在这里,就算风雪再度袭来,至少也有挡风的屏障了。
……
雪后的露宿自然称不得愉快。
入夜后,本就寒冷的气温一降再降,短暂停歇的风也重新吹了起来。
陈舟精心挑选了一处被几棵並生的树木环抱的位置,旁边还有一丛已经掉光了叶子的灌木做掩护。
但头顶没有遮蔽物,身旁即使封得再严实,也阻止不了风劈头盖脸地拍下来。
篝火生得很旺,陈舟发狠地砍柴火,然后往篝火里扔。
他甚至拔下了好几棵灌木,用刀修整后囫圇填进篝火中。
火焰明亮极了,靠得够近时的確能感受到足够的暖意。
然而只要稍微往后退一点儿,在人与火之间给风腾个空,它就毫不客气地钻进来,那些好不容易才感受到的暖和气也就变得微乎其微,甚至直接消失了。
更烦人的是,风助火势。
风始终不断,確实使篝火烧得更旺,却也加快了燃料的消耗速度。
陈舟把虎大娃和虎二娃拽到背后,让它们做自己的靠枕,虎三娃则负责待在身侧,充当另一堵挡风墙帮他遮蔽从另一边钻过来的风。
他不敢躺下。
一来地面冰冷,躺下不仅无法保存热量,还会加大热量的消耗。
二来他不能睡得太死,这一晚上他起码得醒来六次,不断给篝火添加燃料,如此篝火才能撑到天亮。
自下山以后,每一晚陈舟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
只不过尤属今晚寒冷,这使今夜显得更为漫长,也更显艰难。
……
靠在陈舟身后的虎大娃和虎二娃是特別的“小闹铃”,当陈舟入睡,沉重的身体本能地向后仰倒,压得它们不耐烦的时候,它们就会尝试偷偷逃走。
只要它们一抽离陈舟背后,冷风就会乘虚而入。
凉意和空落落的感觉会迅速將陈舟唤醒,提醒他该添柴了。
如此度过一夜,次日清晨,简单烤了烤剩下的牛腿,人和虎都吃了个三分饱后,他们即刻起程,前往目的地。
唯一值得陈舟庆幸的是,前往岩壁的路上並不需要游泳或是涉水渡河,只需稍稍绕远,就能找到一处分外宽阔,河水极浅,有些地方甚至都已经乾涸的河滩。
……
清晨,天还没亮,岩滩上的河水表面结了一层薄冰,有些水特別浅的地方,甚至已经冻成了冰坨。
陈舟小心翼翼地踩著露出冰面的岩石渡河——
这些久经冲刷的石块本就光滑,昨日下雪后上面也结了冰,不专心控制重心的话,很容易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