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世家豪强不愿意把人口赋税交给自己,所以才欺上瞒下的搞出了会昌图籍。
若是可以,他也想要效仿刘继隆,将境内世家豪强屠戮干净,然后扶持寒门子弟将地方吏治牢牢掌握手中。
可惜他的身份摆在这里,他注定不能去做自降身段的事情。
深吸口气,高骈沉着在脑中思绪片刻,随后才道:“二镇在手,算上黔中、湖南、岭南、江北等处,我军麾下百姓不下六百万之数,耕田不下三千万之数。”
“自即日起,吾将效仿刘继隆,废除丁税,摊入田亩之中,每亩田纳税三斗,以会昌图籍为范,丝绢桑麻仍旧纳作夏税,而田税作为秋税。”
为了能够与刘继隆对峙,高骈也是狠下决心了。
每亩纳税三斗,对于亩产一石七八斗,甚至亩产二三石的江南之地来说,这税率并不算高。
可问题在于,帮高骈干活的人是世家豪强出身的胥吏。
他们这帮人总不可能帮助高骈去对付自己人,所以这些赋税大概率会被这些负责收税的胥吏,转嫁到普通百姓头上。
高骈自己也清楚这点,但他更清楚,唯有团结世家豪强,他才能保障吏治正常运转,才能收得上来钱粮,才能维持军队与刘继隆交锋。
按照会昌图籍,高骈麾下每年将得到九百多万石粮食,还有不少于百万贯的丝绢桑麻和各类杂项。
“敕令,江西、福建等处分别募兵三万,来年夏收后,吾要出兵将江东两浙尽数收入囊中!”
高骈目光看向高钦,高钦则颔首作揖,不假思索的应下了敕令。
眼看他们应下,高骈将目光看向岳阳楼外的洞庭湖。
江东两浙虽然面积不大,可人口尤为稠密,十六个州人口不下四五百万。
只要能占据江东两浙,再北上将康承训给收拾清楚,那他便能依托大别山与淮河、长江防线和刘继隆对峙。
眼下他已经五十岁了,而刘继隆不过三十八岁,想到这里,他便不免有些焦虑。
以刘继隆此次攻占三镇的速度,若是北方诸镇没有强人,那被刘继隆讨平也不过两三年的时间罢了。
两三年的时间,他还没有信心将江南经营得铁板一块。
深吸口气,高骈试图继续吩咐些事情,可这时却见列校快步走上岳阳楼,双手呈出书信。
“高王,江西急报。”
高骈闻言皱眉,高钦则连忙抢过书信,呈交给了高骈。
高骈将其打开翻阅,当他见到这封书信来自北边的兖海镇时,书信中的内容也让他不由嘴角上扬。
“朱全忠,好个朱全忠……”
高骈将书信合上,随意递给了邝师虔和高钦,二人接过书信翻阅,脸上也浮现喜色。
“这朱全忠能想出如此办法,我军需要与朱全忠合击刘继隆吗”
高钦心情有些激动,但高骈却摇摇头道:“我军暂且不能与刘继隆直接交锋。”
“不过这朱全忠不是缺少甲胄和钱粮吗我军可在此事做文章。”
“敕令,起运三十万石秋粮、五千套纸甲与三千套皮甲北上。”
“十五万石运往洛阳,余下尽数走淮河出海运往海州。”
南方闷热,铁甲易生锈,故此从南北朝开始,便有取粗纸重迭锤实,再镶嵌铁锭铆实为甲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