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致命的是,大明制度性的溃烂,让他们的军事问题也变得更为严峻。听说,当今首辅温体仁在绊倒上任首辅周延儒的诸多攻讦中,其中有一条就是将兵部火器制造经费挪作党争经费。”
“七月建奴入寇宣府,内阁曾召命兵部调神机营前出张家口,以为京师屏护,但遭到兵部尚书张凤翼的拒绝。有市井传言,神机营为掩盖巨大的空额,大量临时征召泼皮无赖充入军中,而这位张尚书深谙此中详情,害怕神机营贻误军机打了败仗,从而连累到自己,所以才不允许神机营出京御敌。”
“大明怎会如此……”
“唉,大明的问题可以说已经是积重难返,无以救治了。”孟胜新叹了一口气。
“老师,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怎么办?”孟胜新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大明朝廷虽未全数应允我们的要求,但已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缝。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借助这扇门缝,慢慢地将门开得更大一点,逐步扩大我们的影响力。”
“至于大明的局势,我们只需继续提供支持,静待时机。只要能勉力帮着大明能多撑一时,就撑一时,以便我们新华可以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一些人口和资源。”
“大明真的……”田小冬欲言又止。
他们虽然从小被新华收养,并在他们的悉心抚育和教导下长大,但他们却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多少有一点牵绊和寄托。
若是大明就此颓势下去,继而覆亡消散,说实话,他们心中还是有点……不落忍。
因为,在孟胜新的影响下,他们这些失孤乞儿也生出了一丝家国情怀。
他们对大明还有有点感情的。
“算是病入膏肓,已然回天乏力了……”孟胜新摇摇头叹息道。
就大明目前的局势,天灾不断,流民遍地,再加上建奴时不时地打上门来,使得大明政府根本无法平复国内诸多问题。
而且,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也难以应对如此规模和范围的自然灾难和剧烈的社会变乱。
不过,在这种情势下,也并非完全没有办法。
只要以史为鉴,就会发现我们的老祖宗们在面对此种情况时,最好的选择就是四个字--以拖待变。
犹记得,各种历史文献中记载,崇祯十七年(1644年)后,大明境内此起彼伏的自然灾荒和瘟疫突然间就消缓下来,整个形势也在一天一天的迎来好转。
若是,大明(崇祯)能有一点耐心,做事不那么地急切,也不要将自己手里的本钱一下子全都梭哈了,说不定还真的可以熬到曙光来临的时候。
说实话,在自己血槽将空之时,真的不要急着反攻,更别总想着毕其功于一役。
而是以保存实力、保全自己为第一目标,不输当赢,能拖一时算一时,以等待转机的到来。
而做到这一点,最需要的就是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