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风起北美1625 > 第469章 序幕(二)

第469章 序幕(二)(3 / 4)

大豆(黄豆)则是仅次于小米的重要粮食作物,既可食用,也可用于榨油获牛马饲料,而且还能养地,种植面积也非常广泛。

而高粱,虽然口感较差,但因为其耐寒特性,也成为辽东地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至于小麦,受气候环境限制,产量较低,远不如关内那般普及。

尽管,大清政府在境内也积极推行屯田,大搞农业生产建设,希望提高粮食自给率,但辽东地区糟糕的气候环境,还有极端落后的农奴管理制度,以及掠夺性的征收方式,都让大清的农业生产始终没有任何起色,处于严重凋敝的状态。

辽东各镇明军尚可通过关内输送粮秣物资,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我大清却只能依赖劫掠和勒索(朝鲜)的方式,勉强保证八旗诸部的食物供给。

至于境内的的包衣和掠来的汉奴,常常处于食不果腹的境地,每年冻饿而毙的人数以十万计。

比如,两年清军破关而入,肆虐六个多月,抢掠青壮百姓超过四十万。

第一年的冬天,就死了十二万六千余,其中超过半数以上皆为冻饿而亡。

在粮食极度短缺之时,八旗诸部宁愿将不多的米豆去喂养牛马牲畜,也不愿去济困掠来的汉奴。

可以说,自老奴起兵叛明以来,不论是此前的大金国,还是现在的大清朝,始终处于缺粮状态。

也就是在“丁卯之役”后,清军打服了朝鲜,由此获得朝鲜的部分粮食供应,日子才稍稍松快了一点。

然而,自三四年前,东江镇、新华人频频蹿入朝鲜境内打秋风,还捣鼓出一个光海君复国夺位的事,将整个朝鲜局势搞得乱糟糟的,使得清军一时间又断了来自朝鲜的粮食供应。

皇太极也积极调整政策,鼓励汉人垦荒,减轻赋税,并发展贸易,通过与蒙古、山西晋商大规模地走私买卖粮食,以缓解境内粮食短缺的问题。

然并卵!

大明关内是灾荒不断,饥民数以百万计,使得流民暴乱始终无法平息,关外的情况又能好到哪儿去?

不过,大清在与东江镇和朝鲜不断“撕逼”过程中,闻知来自新洲大陆的新华人在辽海诸岛和铁山附近大搞屯田,还栽种若干高产粮食作物,养活了数以十万计的军民。

于是,清军细作便设法从铁山偷来玉米和土豆,还绑了十余个有种植经验的明人和朝人农夫。

在试种第一年,虽然因为水土原因和农人不怎么尽心,栽种的土豆和玉米产量并不高。

但这玩意比起小米和高粱来说,那简直就“神物”,玉米亩产超过1.5石,土豆亩产更是达到四五石之高。

这若是大规模种植几十万亩,或者上百万亩,岂不是每年就可以收获粮食百万石,一举扭转我大清时常缺粮的窘境!

因而,张存仁在去年才敢于向皇太极上书,建议在锦州左近垦殖屯田,对明军实施长期围困。

有了土豆和玉米的产出,我大清便有底气跟明军持续对峙,不虞消耗比拼。

最新小说: 鉴定网络热门宠兽,全网破防了! 校花筑基我化神,同学骂我不是人 原神,播放二创视频,你破防了? 御兽:我让山海经神兽君临异界! 斩神:左手大千录,右手生生不息 步步登阶 妙厨 斗罗:武魂黑龙,吾乃众神之主 女神的贴身修仙高手 永夜余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