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766章 陈寒推出加盟的方式!!

第766章 陈寒推出加盟的方式!!(1 / 4)

第二天一早,松江工坊的织机声已经响彻运河两岸。

朱幼薇站在染坊前,指尖捻着一缕刚纺好的棉线。阳光透过她的指缝,将棉线照得晶莹剔透。

“松江布之妙,首在棉纱。”她转头对文娘说道,“你看这纤维长度,比寻常棉花多出三成。”

文娘接过棉线细细摩挲,忽然轻“咦”一声:“这手感竟像蚕丝般滑腻。”

陈寒从染缸旁走来,官服袖口沾着靛蓝染料。他展开一匹未染的坯布对着光,布面上立刻浮现出细密的云纹。“松江布经纬匀称,每寸达一百二十根纱线。杭州最好的织机也只能织出八十根。”

工坊后院传来木轮轧轧声。周老太爷带着两个匠人推来辆独轮车,车上堆着新摘的棉桃。老人拾起一个掰开,雪白棉絮里缀着七粒饱满的籽。

“松江棉桃多五籽,这株竟有七籽。”老太爷的指甲刮过棉籽表面,“瞧这层蜡质,纺纱时自然润滑,不必上浆。”

朱幼薇接过棉桃轻轻一扯,棉纤维拉出三寸不断。她忽然想起什么,转头问文娘:“昨日收的那批太仓棉,纤维多长?”

“顶多两寸半。”文娘从腰间荷包掏出个布片,“而且容易起毛球。”

几个织娘围过来比较两种棉花。柳娘大着胆子摸了摸,惊讶道:“这松江棉摸着就像摸小娃的脸蛋,又软又滑。”

正说着,林三娘带着杭州娘子军押来三辆马车。车上堆着各色布料,最上面是匹暗红色的宁绸。

“按郡主吩咐,取来了江南各府的上等布样。”林三娘抖开一匹湖州绫,“这是最贵的,一匹要六两银子。”

朱幼薇将松江坯布与绫罗并列铺在石桌上。众人屏息看去,只见阳光透过绫罗时华光流彩,照在松江布上却化作柔和的晕染。

“绫罗胜在光泽,棉布强在透气。”她手指轻叩桌面,“但若能将二者长处结合……”

文娘突然“啊”了一声,从染坊角落捧出个陶罐。“郡主看这个!上次用豆浆泡过的棉线,染出来竟带着丝光!”

陈寒接过罐子细看,里面靛青色的棉线果然泛着珍珠般的色泽。他沾水在石板上写了“浆液”二字:“杭州织造局用米浆,或许可以试试……”

“用豆浆。”朱幼薇打断他,“松江盛产黄豆,价比米贱三成。”

周老太爷的拐杖重重顿地:“老朽想起来了!祖传方子里提过,豆浆混了桑叶汁,染出的蓝色格外鲜亮。”

众人忙活开来。文娘带着织娘们支起十口小锅,分别用不同比例的豆浆浸泡棉纱。柳娘的女儿小桃蹲在灶前添火,小脸被映得通红。

晌午时分,第一批试验品出来了。朱幼薇将染好的布条依次排在阳光下,第七块布突然吸引了所有人目光……那蓝色像把雨后的晴空剪下一角,鲜活得几乎要滴落下来。

“就是它!”林三娘忍不住伸手抚摸,“这质感……像摸到了温热的泉水。”

陈寒已经翻开账本计算起来:“松江棉每担二两,织成布可卖五两。若按新法染色,至少值八两。”

文娘忽然跪坐在染缸旁,泪水砸在青石板上。“我爹当年……就是因为染不出这种蓝色,被东家打断了手……”

朱幼薇轻轻按住她颤抖的肩膀。远处传来织娘们试织新布的机杼声,像首古老的歌谣。

暮色降临时,太白楼的说书人正在讲新段子。茶客们伸长脖子,听他怎么形容那传说中的松江新布。

最新小说: 斩断情丝后,全宗门痛不欲生 官路:从扫黑除恶开始 权力巅峰:我老婆是京圈大小姐 修仙万年归来 假少爷被赶回农村带妻儿逆袭人生 重生之东北小城风云录 重生1977,从断亲开始 灵气复苏:开局获得弑神之力 开局一首天下,塌房歌手引爆乐坛 带着Tom勇闯霍格沃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