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朱慈烺便参加了孙传庭为他准备的接风宴。
简单用过餐后,朱慈烺和孙传庭一同来到了潼关的城墙上。
站在城墙之上,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让人不由得更加清醒了几分。
朱慈烺极目远眺,目光投向了河南方向。
河南的平原一望无际,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
那广袤的土地上,隐隐约约可见一些农民正在田间忙碌的身影,他们或弯腰耕种,或挑水灌溉,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过了一会儿,朱慈烺缓缓转过身看向孙传庭问道:
“本宫一路走来,发现陕西的土豆和红薯推广做得还算不错,大片大片的土地都种上了这两种作物,今年想必会是一个好收成,只是不知河南进行得如何?”
孙传庭听到这话,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
“启禀太子殿下,臣有罪!因为河南的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由于之前河南是和农民军爆发战争的主战场,因此河南遭受的破坏实在太大了。”
“许多村庄被烧毁,百姓们死的死,逃的逃,人口所剩无几。”
“即便之前被迁移到周边省份的农民大多数都已经回来了,但人口还是少得可怜。”
“之前臣派人统计了一下,如今河南大概只有七十万人,实在无力耕种这么多土地。”
“再加上今年又遭遇了旱灾,因此河南如今的情况还是十分艰难,哪怕是红薯和土豆,也只种了很少的一部分。”
“因为种太多的话,也没有足够的水源灌溉。”
“不过按照臣的估算,要是朝廷再调拨一百万石粮食的话,应该足够河南百姓渡过今年了。”
朱慈烺听到这话,并没有感到意外。
他深知河南之前被农民军破坏得太过严重,如今能有这副样子,已经算是十分难得了。
随后朱慈烺微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你能说实话本宫也欣慰,不过如果一味只靠朝廷救济的话似乎也不是办法,毕竟谁也不知道这旱灾还要持续多久。”
“而且老百姓可不是有口饭吃就能活下去的,若是没有棉花和燃料用来取暖,怕还是很难撑过这个冬天。”
“因此除了大量种植红薯和赈灾之外,咱们应该从根源上解决旱灾的问题!”
孙传庭听到这话,心中无奈的叹了口气,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些?
但老天不下雨他又有什么办法?
想要从根源上解决旱灾的问题,怕是只有重修水利了.
想到这里,孙传庭微微一愣,然后看向朱慈烺道:
“太子殿下,莫不是要在河南一带修建水利?”
朱慈烺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便将自己的大概想法说了出来。
他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围绕着黄河修建水利。
然后在一些合适的地方修建堤坝,形成水库。
再修建水渠,将水库水引至更远的干旱区域。
不过朱慈烺到底不是很了解这方面,所以也只能说个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