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听着朱慈烺的讲述,当下也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毕竟他自然也是知道黄河对于河南的重要性的,要是真能按照朱慈烺的办法修建水利,那么必将大大缓解河南当地的旱灾。
于是乎,孙传庭说道:
“殿下思虑周全,臣也觉得这件事可行,有了充足的水源,就可以扩大耕地面积,种植更多的庄稼,百姓们的生活也就有了保障。”
“而且确保发生洪灾时百姓不会受灾,对河南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不过.这可能需要很大一笔银子!”
朱慈烺摆了摆手,满不在乎的说道:
“自古以来,治理黄河修建水利哪有不花钱的?你且放心,眼下的朝廷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孙传庭听到这话,一时间也就不好再说些什么了。
因为要是不缺钱的话,那还真没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就这样,关于以工赈灾、在河南修建水利工程这件事情,朱慈烺和孙传庭也算是不谋而合了。
不过当然,这件事情还得回到京城之后再和内阁以及工部商议才行,之后工部还要派遣水利专家到河南考察,确定修建的方法。
估摸着等到真正开工最起码也要半年之后了。
修建完成更是遥遥无期。
不过好在朱慈烺有的是时间!
而他只要在这期间不断向河南、陕北一带持续运送粮食救灾,就可以让这里的百姓都活下去。
就在这时,朱慈烺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了一丝神秘的笑容,然后似有所指的说道:
“本宫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儿,不久之前本宫还在汉中的时候,收到了一封郑芝龙的来信。”
“信中说他在七月份的时候又从海外运了一批大米到大明,等到今年十一月份的时候还会再运来一批大米。”
“这两批大米加起来大概有一千五百多万石,而且价格低廉,只用了不到八百万两银子。”
“当然,实际的成本可能会高一些,主要是人工运输比较贵,但是郑芝龙自己承担了人工和运输,所以咱们大明只需要出一个买米的成本费就可以了。”
“到时候河南和陕西需要多少粮食,朝廷都可以拨付!”
孙传庭听到这话,心中自然也是无比高兴,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这就代表着今年朝廷能够拨付给陕西河南的粮食远远不止一两百万石那么少。
考虑到陕西河南刚刚稳定下来,正是需要安抚的时候,估计最少也能拨付三百万石以上!
如此一来,今年陕西河南当你的百姓总算是不会再饿肚子了。
想到这里,他赶忙拱手说道:
“太子殿下,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伴随着海外大量的粮食运到大明,就可以让更多百姓吃饱饭了。”
说到这里,孙传庭似乎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他怎么感觉朱慈烺刚才说的这句话好像有别的意思呢?
下一秒,他抬头看向朱慈烺,结果发现此时此刻朱慈烺也在微笑着看着他,眼神中颇有深意。
一瞬间,孙传庭的大脑飞速运转了起来。
和其他武将不一样,他可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饱读诗书,心思细腻,比那些纯粹的武将可要聪明多了。
只是一瞬间,他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