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 第146章 镇魔军(2)

第146章 镇魔军(2)(2 / 2)

“天下人都这般说?”少年重复着父亲的话,尾音里带着点刚觉醒的锐利。他抬手抚上颈间的玉佩,冰凉的触感让混沌的思绪清明了几分,“上个月我在书肆翻《北疆战纪》,作者说镇魔军‘夜视如昼,力能扛山’;可前日听鸿胪寺的小吏闲聊,又说那些兵‘面如金纸,见光则溃’。若真是天下人都这般说,为何连他们的模样都众说纷纭?”

沈从安的手指在案上僵住,半块墨玉佩悬在半空。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北疆父母官的幕僚曾私下对他说:“柳林这个贼子,最会给敌人画鬼。”那时他只当是戏言,此刻却觉得后颈的寒毛都竖了起来——若镇魔军的缺陷是柳林故意放出来的风声呢?若那些所谓的“反噬”,本就是他用来迷惑天下的烟雾弹呢?

“你说得对。”沈从安缓缓放下玉佩,指腹在冰凉的龙纹上反复摩挲,“当年北疆大军里,有个负责记录军功的文书,后来辞官回了江南。去年我托人找到他,他说柳林帐下有个‘易形师’,能让士兵在半柱香内变换容貌——今日是青面獠牙的妖物,明日就能变回寻常兵卒。”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或许……那些关于‘反噬’的传闻,本就是给某些人看的。”

沈清辞的眼睛亮了起来,像是突然拨开了迷雾。他想起父亲书房里那幅被虫蛀的《朔方地形图》,标注着镇魔军驻地的地方,画着个奇怪的符号——与皇家秘库里那本《禁书》封面上的符文,竟有七分相似。

“所以……”少年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镇魔军的缺陷是假,柳林在暗中积蓄力量是真?”

沈从安没直接回答,而是从书架最底层抽出个蒙尘的木盒。打开时,里面躺着半枚生锈的铜符,上面刻着“破雾”二字,边缘处嵌着几粒暗红的斑点,像是干涸的血迹。

“这是北方之前的封疆大吏临死前,让亲信交给我的。”他的指尖拂过铜符上的纹路,“那时柳林还是个文弱书生,却在秘信里写‘雾中自有生路’。如今想来,他从一开始就算计好了。”

窗外的风停了,天边泛起鱼肚白。皇城的轮廓在晨光里渐渐清晰,琉璃瓦上的薄霜折射出冰冷的光。沈从安将那半枚铜符塞进儿子袖中,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

“不管镇魔军有没有缺陷,”他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平静,“我们都得让这盘棋继续下下去。”

沈清辞点点头,指尖触到袖中那半朵干枯的龙涎兰。花瓣的齿痕硌着掌心,像在提醒他此行的目的。他忽然觉得那些关于妖体、妖血的传闻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场以天下为棋盘的赌局里,沈家必须押对筹码。

“父亲放心。”少年挺直脊背,灯笼里的烛芯不知何时又亮了起来,映得他眼底再无半分怯懦,“儿子到了朔方城,定会弄清楚柳林的真正目的。”

沈从安看着儿子眼中的坚定,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模样。那时他也以为能看透棋局,直到在玄武门前看见祖母的金鳞,才明白有些棋子从出生起,就注定要走进迷雾里。

“去吧。”他挥挥手,目光重新落回那幅斑驳的舆图,“记住,别信柳林说的话,也别信宫里传的话。信你自己看到的——和闻到的。”

少年转身时,案上的烛火突然爆出个大大的火星,照亮了舆图上被朱砂圈住的朔方城。那里的黑雾边缘,不知何时多了道细细的金线,像条蛰伏的蛇,正缓缓缠绕向中原腹地。

沈清辞握紧袖中的铜符,知道从明日起,他将不再是吏部尚书的二公子,而是个被贬斥的罪臣。但这身份背后,藏着整个沈家的赌注——在这风雨飘摇的天下,总要有人走进迷雾,看看那所谓的“生路”,究竟是坦途,还是更深的深渊。</p>

最新小说: 无墟极道 云养合欢宗圣女,被上门教导培训 孕吐后奉子成婚:孩子是死对头的 模拟千万次,一身金色天赋怎么输 我在修真界做天之骄子 万道神武 杂役都是仙帝,你管这叫没落宗门 当疯批魔尊修无情道后她杀疯了 女主女配互掐小师妹哭唧唧捡漏 开局叛出镇抚司,我刀问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