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咐二福等人,带着东西去殿前司衙门,李景孝下马径直穿过皇宫来到保和殿。
走上台阶,就看到一群穿着金黄蟒袍的皇子皇孙、亲王郡王规规矩矩的站在殿外的屋檐下。
李景孝这身大红蟒袍,在这些人中间,反而显得很是突兀。
更别说,他手里还拿着把长剑。
李景孝也不管是谁,见面就拱手。
不过人群中有个看着三十多岁,穿着郡王服饰的人,看自己的目光中,带着一股子明显的恶意。
李景孝不由在心里留意起来。
一路进了保和殿,顿时让不少人心生异样。
不过进殿之前,李景孝直接把手里的长剑,交给了夏守忠的干儿子长顺。
没想到长顺直接摆摆手,“伯爷,圣人特意交代,您今日任务重,可以随身佩戴兵器。”
李景孝转念一想,太上皇和皇帝肯定知道自己随时可以拿出符咒的本事。
所以配不配带兵器,确实没什么区别。
点点头,正想进大殿,转念一想,还是把长剑交给了长顺。
老大说的话,有时候听听就好了。
真信的话,那就是傻子。
长顺诧异的接过长剑,就听李景孝问道,“那边郡王堆里,穿着蟒袍,三十左右、身形高瘦、长须圆脸的王爷是谁?”
长顺都不用回头去看,就知道李景孝问的是谁。
犹豫几秒,最后还是小声说道,“伯爷,老毅顺郡王病逝,陛下开恩,特许世子袭郡王爵。
前几日世子刚进京谢恩。
又近年关,陛下便让毅顺郡王爷在京城过完年,再离京回封地。”
李景孝一听是老毅顺郡王的儿子,不由回头看向对方。
那人脸上也没了笑容,眼中的恶意更是毫不掩饰。
所谓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老郡王害死自己师祖、师傅和师叔伯,自己还没去找毅顺郡王府报复。
对方居然自己送上门,实在是太好不过。
李景孝的目光,也看到毅顺郡王一股子寒气直冲脑门。
几个藩王还下意识的和毅顺郡王离远点。
这让毅顺郡王是既怒又惊,心里还隐隐担心起来。
李景孝冷笑一声,迈步进了大殿。
看到太上皇和皇帝分坐左右,一边喝茶、一边有说有笑的聊着家常。
今日是大年三十,有正事确实不会在今天说。
所以父子俩难得的父慈子孝,一团和气。
等李景孝行礼,太上皇还让人赐座,聊起了殿前司马军训练,如何带兵,如何奖赏士卒的事。
太上皇有点像朱棣,年轻时北逐鞑靼,实打实的打了好几次胜战。
但常年兴师动众,也把大周的财政给拖垮了。
而且前太子义忠亲王可不是朱高炽。
别看朱高炽短命,但能力却极强。
朱棣在外征战,朱高炽在朝堂上监国,处理朝政的同时,还能给亲爹弄到足够的军饷、粮草。
或许太上皇做的最错的事,就是没和朱棣一样,给义忠亲王找几个兄弟牵制他这个太子。
以至于义忠亲王这个前太子的权利,大到威胁到了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