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会有前太子造反,兵败被杀的事。
好在大周立国才几十年,民心向着大周,即便是太子造反,也只是祸乱一时。
更别说,很多勋贵和大军,常年跟着太上皇北征,军权在手,不管谁造反都是找死。
而带兵的事,对太上皇来说确实老道的很。
让李景孝收获不小。
否则,光靠他自己去琢磨,很多方面都注意不到。
而且古代将门统兵打仗的本事,那是不传之秘,很多东西不是亲儿子,根本不会教。
太上皇还玩笑着说道,“景祐,你今后有空,还得多去贾府走动走动。
贾家宁荣两府传下来的兵书、兵法,传给你这个女婿,也算是使得其所。”
这时候的太上皇,还是很看重勋贵们,毕竟他想保住军权,还是得靠勋贵们统领。
只是李景孝此时哪里愿意出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升级和练功。
更别说一出去可能就是一年半载。
至于带兵打仗,说真的,一身本事在身,哪个男人不想统领千军万马?
要是能马踏阴山,封狼居胥,青史留名,也不枉在人世间走一回。
见李景孝犹豫,太上皇和隆德帝不由在心里骂人。
要不是近来对鞑靼各部的侦察、探寻,确定年后春暖花开时,鞑靼会南下进攻高丽。
一旦高丽被征服,对大周来说不是好事。
或者仅仅只是高丽被鞑靼攻击,大周却按兵不动。
那今后鞑靼攻击大周,高丽也就不会出兵,威胁鞑靼侧翼了。
所以,不管鞑靼做什么,大周都得做好准备。
为了稳妥起见,这才打算让李景孝北上,以防大战时,遇到诡异之事,乱了军心和士气。
要是李景孝能烧了鞑靼人的粮草,那就更好了。
却不想,这小子居然贪恋温柔乡,给他立战功的机会都不知道把握住。
不过,太上皇父子俩心里,隐隐也放心了很多。
虽说只要大周自己不乱,这时候不管谁造反,都不得人心。
但人心难测,一旦李景孝这种人起了不该有的心思,即便没成功,造成的破坏也小不了。
所以这小子不求上进,其实也是好事。
好在李景孝过完年,也才16岁,这年龄造反,说出去都没人信。
更没人愿意追随他。
太上皇见隆德帝脸色已经黑了下来,知道自己这个心胸不怎么大,对臣子也严厉的儿子生气了。
笑着摆摆手,“算了,景祐二月底要和贾家姑娘成亲,等他成亲之后再说吧。”
皇帝转念一想,要是李景孝娶了贾家姑娘,等于获得贾家的人脉。
变相的把贾家拉拢到自己这边。
再不济,贾家也是在父皇和自己这边两头下注。
而且只要贾家起了两头下注的心思,其实就等于投靠到了自己这边。
毕竟时间站在自己这个皇帝这边。
随后,太上皇说起了修炼的事。
太上皇修炼内功也有十几二十天了。
虽然确实修炼出了内力,这些天修炼过程中,身体也没出现异常。
但对太上皇来说,没对比,根本不知道自己修炼的速度快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