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 第162章 过门不入,古之佳话

第162章 过门不入,古之佳话(3 / 4)

到时候李景孝不仅要弄死,拖自己后腿的人。

还要让你子孙后代,受苦、受穷,别想再出一个做官的。

这大概比杀了对手,更让他难受和后悔。

李景孝接了‘虎符和王命令箭’后,借口自己需要熟知地形、水源的人。

从锦衣卫和五军都督府,调了一队百人的向导组。

趁机又提出,调牛展鹏、陈鸿升统领这个百人队。

皇帝自然是一口答应。

太上皇更简单,牛展鹏、陈鸿升虽然是镇国公、齐国公这一代的继承人。

但他们的老子牛继宗和陈瑞文,可是自己的铁杆。

等牛继宗和陈瑞文老死,太上皇觉得,那时候自己早就去见祖宗了。

那时候留给皇帝的人,越忠心和厉害越好。

而且越是勋贵,叛乱的可能性越低。

宋元明之后,封建制度已经很完善了。

最该防着的,是在外的统兵大将,而不是京城里的勋贵们。

再说,勋贵光有爵位没有实权,让他们造反都不敢。

像李景孝,虽然是侯爷、又刚成了右都督。

可不加副总兵和殿前司副都指挥使的官职,他连带兵的权利都没有。

更别说造反了。

所以说,想造反成功,天时地利都很重要。

最好是鞑靼人再次攻破大同、宣府,还得攻破京城,否则,还是洗一洗去睡。

出了御书房,李景孝跟牛展鹏说了一声。

让他和陈鸿升,后天早上带着锦衣卫和五军都督府的百人向导,赶到蓟州城。

否则不仅不带他们俩玩,还得以延误军机从重处罚。

要是他们俩家,有还能上战场,并且熟知蓟州以北草原地形和水源地的家丁,有多少带多少。

牛展鹏知道,李景孝这是不信任锦衣卫和五军都督府的人。

不是怀疑他们的忠诚,而是不信任他们的真实实力。

大军在外,缺水的话,麻烦就大了。

向导就很重要的了。

而且草原上河流断流很正常,十年前的水况到了现在,鬼知道还对不对。

牛展鹏拍着胸脯说,一定找几个最近几年,经常去蓟州以北草原的向导。

李景孝点点头,一路上交代了牛展鹏不少事,到了皇宫门口。

早有禁军牵着追风在等着。

翻身上马,李景孝居高临下的看着牛展鹏。

很是诚恳的说道,“仲廉,此去危机重重,该交代的,还是交代清楚。”

牛展鹏脸色严肃的点点头,行军打仗,谁也没把握说,自己一定能活着回来。

木兰辞里就说过‘将军百战死’。

你再厉害,总有打盹的时候。

有时候一支流矢,就能要了你的命。

李景孝对着牛展鹏点点头,策马扬鞭一路急行,出了承天门就该往东走。

或者走来时的路,往南出永定门,再往东,走大路去蓟州。

只是李景孝却拉住缰绳,在承天门外不断往西看。

最新小说: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靳总的隐婚甜妻又上热搜了 末世后,偏执狂大佬她洗心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