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危机意识(2 / 2)

您可以变,大臣们也可以变,当他们看到自己悉心辅佐天子治理的天下安定富强,自然也会懈怠。帝王也老了,皇子长成,新一轮的押宝又开始了。

人是一种群居的生灵,既然是群居,就必然有帮派,有了帮派,就必然有利益的分歧,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就会党同伐异。

这是人性使然,也是人争抢生存资源的必然,本质上仍然是利益的拉扯。就是三皇五帝在这里,他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父亲,您又何必为这些烦恼自己呢?”

李世民轻笑:“承乾,你真的是一个很看的开的人啊!”

李承乾道:“都是磨出来的,一开始还会说几句成何体统,中途会嫉世愤俗,还可能平等的发疯,到最后发现人在宇宙的渺小,个人的意志再强,也终究要顺着历史洪流。

千百年来,那些成就超越当前历史的少之又少。智谋、学问,机遇,还有那玄之又玄的天命,缺了哪一样都是时代的炮灰。

臣也就渐渐的放下了,随遇而安,学会平淡看待一切,掂量清楚的自己的份量,处在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不坐以待毙,也不好高骛远。”

李世民问道:“拿你在未来的家境条件和现实,告诉我,你的生存之道。”

李承乾笑道:“祖母和父亲在公,母亲和祖父在教育界算编,外祖从商,有人脉,有财力,放在县城,臣就是婆罗门。出了县城,大人物想捏死臣,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趁根本没有还手的力量。

若要在更大的地方立住脚,就必须为自己找到更大的靠山,可臣家的实力并不足以承担更大的风险,往上走很大概率沦为他人手里的刀,一个浪头过来,臣就会被腿出去祭旗。

臣的发展方向,就是苟在原地,要么走公家,要么发展商业。但臣可以不走公家,臣家里有人在公家,能够维持人脉。臣着眼于商业这一块儿,要紧盯社会的发现变化,从中寻找机遇。

研究社会发展,自己影响商业发展的政策,大部分关联教育界,而我的祖父,就是大学高知,我的母亲留在高中任教,不是她愿意留在本地,照顾我的成长,不是他的能力只能留在本地。”

李世民笑道:“没想过成为封疆大吏?”

李承乾笑道:“我不够根正苗红,就不去肖想了。”

“根正苗红,什么意思?”

李承乾跟前,摇头晃脑做夫子状:“说不得,说不得。总之,掂量清楚自己的份量,整合可利用的资源,估量在保持自己尊严和人格的前提下能爬多高,不做超前预期,大多数时候,会过的很不错。”

“超前预期,那又是什么?”

李承乾思索片刻,给皇帝作出最简单的解释:“张三一个月工资三千,花一万块给自己买了个水果,分期付款,一个月还九百多块。未来一年的时间里,不换工作前提下,张三每个月可支配收入跌到两千一百。

一般情况下,张三能够保证基本生活,但可支配收入降低,张三抗风险能力降低,若是遇到紧急事件,比如眼镜坏了,配眼镜基本五六百,好一点的一千多。或者,朋友连环生日,张三此前收过人家的礼物,需要还礼。

这些额外支出,使得张三的可支配收入更低,为了维持基本生活,张三就可能要借贷,然后他就会背上新的债务,加上原来的债务,张三的还债压力大了,可支配收入继续降。

随后发生的就是张三的消费降级,生活水平下降,衣食住行成为问题,过的自然就不好了。臣举的例子,是一种超前消费,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超前预期。”

李世民恍然大悟,转过身点了下承乾眉心:“怪不得,年初民部做预算,你总是抓着国库的余财,这是生怕国库花超了。”

“父亲,《道德经》治大国若烹小鲜,衡量一个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就是短时间内,在不负债的前提下,可动用的货币。衡量朝廷的抗风险能力,就是国库银钱物资储备。尚书省辖制六部,民部关乎国计民生,臣当然得盯着,老祖先把这个叫居安思危,后人称之为危机意识。”

李世民轻笑,掂量自己份量,整合可利用的资源,承乾现在的表现,倒是十分合乎这句话的意思,是件值得他欣慰的事情。</p>

最新小说: 带崽出逃后,渣总每天都追悔莫及 穿进古代后开局一块田 封妖局 妄为 神话灵塔 我家娘子太体贴 太古蛮帝 被帝国背叛后,我决定辅佐魔王 我在锦衣卫开食堂 改修无情道后,师姐们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