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门外应了一声。
很快,李世民就大步流星的走进了军事学院课堂。
“臣等参见陛下——”
众将见到李世民的第一时间,便立刻朝他行礼。
但李世民的目光却第一时间被眼前的沙盘地图吸引了。
只见他感慨似的道:“好东西啊!这东西好啊!”
“呵呵,儿臣参见父皇!”
李承乾也笑着上前行了个礼。
“这是你弄出来的?”
李世民看了眼沙盘地图,又看了眼李承乾,至今都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却听他笑着点头道:“是的父皇,这确实是儿臣命人打造的沙盘地图,从这里可一窥辽东全貌!”
“不错!果然跟朕记忆中的辽东地形相差无几,甚至更具体,更形象!”
李世民表示认可的点了点头,然后才将目光落在众将身上,肃然道:“辽东的急报,想必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区区小国,也敢侵袭我大唐,不可不讨伐!”
“这个.”
众将闻言,不禁互相对视,一脸苦涩。
却听李靖率先开口道:“回禀陛下,适才太子与我们分析了高句丽的情况,现在攻打高句丽,并非明智之举!”
“怎么不是明智之举?”
李世民脸色一黑,当即回怼李靖道:“难道我们被人都打上门来了,还要忍辱负重?这可不是朕刚登基那会儿!”
“陛下息怒,且听臣把话说完!”
眼见李世民语气不善,李靖连忙将李承乾的分析,给他复述了一遍。
直听得他一愣一愣的,最后也不由陷入了沉默。
隔了好半晌,才见他将目光落在李承乾脸上,蹙眉道:“太子也不支持与高句丽开战?”
“回父皇,儿臣不是不支持与高句丽开战,而是不支持贸然与高句丽开战。”
李承乾正色解释道:“想必父皇应该清楚,高句丽在突袭我大唐之前,派遣了一名使者来我大唐。”
“这是自儿臣囚禁高延寿,李思远两名高句丽使者后,高句丽第二次派遣使者来我大唐!”
“虽然这名使者出使我大唐,有麻痹我大唐的意思。但高句丽不可能不明白,出兵我大唐意味着什么。所以,这名使者按理来说,应该凶多吉少。”
“那么,高句丽为什么还要派他出使我大唐呢?难道只是为了麻痹我大唐吗?儿臣想来应该不全是!”
“所以,依儿臣之见,不妨先派兵进驻辽东边境,阻止高句丽南下的势头,再等这名使臣来长安,一探究竟,再决定是否对高句丽全面开战!”
“这”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然后环顾众将,蹙眉道:“你们以为如何?”
“回陛下,臣赞同太子殿下的办法,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算我大唐是被动挨打的一方,也要了解清楚具体详情,才好排兵布阵。否则,仓促迎战,不一定能讨到便宜!”
李靖依旧率先开口道。
但李世民却没有接他的话,而是把目光扫向了其他众将,最终把目光落在了侯君集身上,淡淡地道:“兵部尚书如何看?”
“这个.”
侯君集斟酌了一下,随即躬身道:“回陛下,臣以为,高句丽罪大,诚当致讨,但由谁来讨伐,尤为重要。遥想隋朝两代帝王,皆在高句丽铩羽而归。这才致使高句丽狂妄自大,不将我中原王朝放在眼里。”
“故而,兵法有云:兵贵胜,不贵久。真正的胜利是通过一次决战彻底解决问题的,就像陛下当初在虎牢关大破窦建德一样!”
“不错!朕也这样觉得,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
很明显,侯君集这番话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上。
他不仅想要跟高句丽开战,而且还想自己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