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赵孝骞的这番说辞,态度已经很明显。
继续推行新政是主基调,这一点不会变。
但新政的很多具体条款将会改善修正,而改善修正的基础,就是这些下放到地方的官员,从他们亲身经历的民间疾苦上,做出适当的修改。
自古变法者,很难不触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蛋糕就这么大,你吃得太多,占了太多,让别人没得吃,这可不行。
但你不能一上来就把别人吃进嘴里的蛋糕用手指抠出来,这就很冒昧。
王安石当年的变法,神宗先帝曾经那么支持他,最终却还是不得不废止,就是因为王安石触碰了权贵地主们的利益,逼得他们疯狂反扑,这些人纠集起来的力量太恐怖,就连皇帝都不得不妥协。
赵孝骞的做法不一样,他现在放出的风声是改善修正新政,也就是说,有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对权贵地主做出……妥协?
此时殿内的新党和旧党都微微动容,他们不停揣度圣意,尤其是旧党官员们,隐隐觉得己方阵营翻身的机会来了。
中书侍郎苏辙突然站出了朝班,大声道:“官家,臣愿主动请缨,下放民间,体察百姓疾苦。”
苏辙刚说完,旧党官员们纷纷站了出来,主动表示愿意下放民间。
赵孝骞叹了口气,能站在朝堂上的都是聪明人。
这些旧党约莫以为机会来了,下放到民间就是为了挑新政的刺儿,如果新政的刺太多,落实到地方上搞得民间一塌糊涂,兴许官家会改变主意,不再坚持推行新政了,旧党们的春天这不就来了么?
赵孝骞很无奈,自己当了皇帝,终究还是有人拿新政再次当成了武器,将它化作一柄刺向政敌阵营的剑。
以前的赵孝骞游走于朝堂权力中枢之外,也根本不参与两党的争斗,只听说双方斗得激烈,却不知具体是如何激烈的。
现在他终于看到了。
果然很激烈,双方从来没放过弄死对方的任何机会,一旦抓住机会,就往死里弄。
本来不愿被下放的新党官员们,此时见到旧党们纷纷站出来主动请缨,这些新党官员们也慌了,他们立马明白了旧党的用意。
于是不用别人暗示,他们立马也站了出来,表示愿意下放民间。
一坨人人避之不及的臭狗屎,瞬间变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儿,眼前的景象岂止“讽刺”二字可形容。
赵孝骞迅速瞥向章惇,见此刻的章惇一脸铁青,咬着牙站在原地,垂着的双臂却在微微发抖。
赵孝骞勉强笑了笑,道:“见诸公皆有为民谋福之心,朕甚慰,子厚先生,你怎么说?”
章惇铁青着脸站出来,缓缓道:“当值御史将今日主动请缨之人的名字官职记下,政事堂挑选下放官员时,会优先考虑。”
赵孝骞沉默半晌,语气冰冷地道:“罢了,散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