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凯申的这个特点,陈继承可是太了解了。
他也算是中央军里的坚持嫡系了。
1936年的时候,调任豫鄂陕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西安事变时,和常凯申一起参加了“睡衣登山大赛”,被张学良的东北军追到了骊山上,也算是一起吃过苦的了。
见王奉走出来,他立马上前:“王长官呐!”
“你刚才教给学生们的”
王奉侧目,毫不留情的打断了他的话:“怎么了陈长官,王某说的有什么不妥吗?”
陈继承顿时语塞。
对常凯申“微操”一事,全军上下就没有不反感的,这几乎是大家不必言说的共鸣,要说有什么不妥,那确实没有。
但在中央军校里给学生们讲这些
王奉笑了笑:“这课也讲完了,不知接下来陈长官有什么安排?”
陈继承:“抱歉王长官,接下来我有些公事,暂时失陪了,等改日你我二人再好好一叙。”、
王奉低头看了眼时间——15:23。
还早。
可惜的是这一趟没遇上苏联教官。
得想个办法,和苏联大使搭上关系。
最好还是正当理由。
山城遍地都是各方势力的眼线,自己这会儿正处在风口浪尖上,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暗处直勾勾的盯着。
王奉故作为难:“陈长官,我这初来乍到,也不知道教学工作从何处开展,还得麻烦你安排一下具体任务。”
最近也没什么事,先在军校待两天,这里苏联教官这么多,还采用大量的苏式教学用具,只要稍微留意,不怕和苏联人没有交集。
陈继承想了想:“王长官,还真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处理!”
王奉:“但说无妨!”
陈继承:“其实就是我现在要去忙的事,上个月苏联援助了一批武器,三千支莫辛纳甘,还有二十万子弹,专供军校用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批武器迟迟没有到货,我已经约好了时间,傍晚去会见苏联大使奥莱斯基。”
王奉一听有些激动,真是打了瞌睡就来枕头,刚才还在为这件事发愁,立马就有了解决办法。
“陈长官,这既然是我的分内之责,那还是由我来去会见苏联大使吧!”
陈继承皱眉。
关于教学用具的事,确实应该由教务处长来管,但问题在于此次会面,见的是苏联大使,一个军校教务处长,恐怕在傲慢的斯拉夫人眼里,没什么实际份量。
这事估计谈不下来。
之前几次,他都是以军事训练部次长的身份,去会见苏联大使。
刚想要婉言拒绝,转念一想王奉现在的身份,官民两界公认的抗日名将,或许他去商谈此事更加合适。
陈继承:“那就有劳王长官了!”
见自己的目的达成,王奉嘴角微微上扬:“不必客气!”
————————————
从军校走出后,王奉立马坐上了吉普车,张虎坐在副驾驶上,从扶手箱处掏出个文件袋:
“长官,东西都在里面呢!”
王奉接过后小心翼翼地打开,将里面的一沓资料打开,细致的翻阅了个遍。
这些东西,是内务部搜集来的一些资料,大致内容都是日本近期在东北边境上的一些“小动作”。
记得在徐州会战之后,日本和苏联在中朝边境爆发了一次军事冲突,即“张鼓峰事件”。
双方参战的规模还不小。
日本出动了驻朝鲜军和关东军,兵力达到了7000多人,此外还调动了37门火炮。
苏联方面更甚,在战斗行动地域集结了1.5万余人、237门火炮、285辆坦克。另有250架飞机支援苏军部队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