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坚连称不用,又叹一口气,把小鲁的事情说了,将众人凑的钱拿了出来,又说要给韩砺准备谢礼之事。
宋妙自然记得小鲁是谁,也甚觉可惜,问明了送行时间,一口应了,又道:“我那日也去送一送——当日多谢他帮忙报信。”
但提到韩砺的谢礼,她却道:“我前日才从京都府衙出来,正遇得韩公子,他眼下甚忙,你若想置一桌请他吃饭,未必得空,倒不如我做些耐嚼耐放的小食,叫他随手拿,随手吃,或许还实用些。”
又道:“真要请客,最好等人回了太学再做商量,不知如何?”
程子坚自无二话,忙道谢不提。
把人送走,宋妙便认真琢磨起来。
那小鲁乃是黔东人,一路西南而行,路途何止千里。
一旦过了江陵,山岭就开始变多,打尖的地方也不好找,跟那韩砺一样,最好手头有些耐吃耐放的。
正好这两天天气不错,还有太阳,可以做些肉干,一来轻便,好携好带,二来也不容易坏。
想得清楚,宋妙忙完了手头事,趁着时辰还早,背了竹篓直接去肉坊买了二十斤瘦猪肉。
因时间紧,她一回到家,立刻就把肉洗净,顺着纹路切成巴掌大小薄片,切好之后,分为三大盆,一盆放盐、糖、酒、酱油等一应调料,一盆则是多添了茱萸、芥末籽等物,再有一盆却是放的花椒等等香料,等到腌制妥当,直接拿出去晾晒。
那肉切得甚薄,一夜半天已经被吹得八九分干。
宋妙收了回来,隔水蒸了小半个时辰,重新拿去晾晒。
这猪肉干的做法看着好似简单,但对肉片的厚薄、调料的比例,另还有晾晒的程度都有要求,要是做得好,吃起来滋味十足,越嚼越香。
最要紧这是实打实的肉,除了费牙、容易长腮帮子,没有什么毛病。
二十斤的猪肉,最后做出来不到七斤的肉干,大小均匀,全都只有半分厚度,举起来一看,片片都能透光。
因是顺纹路切的,那肉纹理分明,是很干净漂亮的稍重琥珀色,不用吃,一凑近脸,那肉香味就飘了过来。
除却猪肉干,当天一早,宋妙又挪出时间烙了些干饼,方才一起放在摊车上,推着去了食巷。
几日未见,这回宋妙一来,那摊子就被嗷嗷待哺的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
她匆匆卖完,也来不及跟众人寒暄,只请一旁卖馄饨的摊主帮着看着些摊车,便抱着装了干粮的包袱往太学正门走。
而另一头,那鲁钟取了行囊,给同舍、同斋,另有不少熟人留了书信,却不言不语,悄悄出了太学的大门。
苦读三年,换来这样一个结果,他有时候总觉得是自己不够努力,有时候又觉得哪怕再努力些,也未必有用,还需要一点运气。
但无论如何,此时被发遣回乡,实在气馁。
一人背包、提箱独行,道路之上行人各自匆忙,自然无人来做理会。
那鲁钟叹一口气,忍不住回头再看一眼太学大门,原地站了片刻,不知在等什么,也不知自己是想等到,还是不想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