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三个汉子便上得前去,七嘴八舌把事情说了一遍,又你一言,我一语,指控宋家吃食不洁。
宋妙待他们说完,方才道:“诸位官爷,他们说我家吃食不洁,但除却那一位老爷子,昨日出摊卖了数百份早食,另有订送的也有二百余份,不曾听得谁人吃坏了肚子……”
“别人不来找你,未必是没有吃坏的——我们家要不是老爷子只吃了你那摊子上的东西,也不敢这么上门来找!”
巡捕们听完,先问了那三人来历。
原是靠着朱雀门那瓦子,临近汴河桥头巷的汤姓人家,三人除却当头的是生病老头儿子,行四,其余一个是邻居,一个是他族兄。
“汤获,我同你直说了吧——若是旁的摊贩、店家,或许还不好说,可这宋小娘子做的早饭,我们日日都订着,昨日、今日,我都吃了糯米饭同烧麦两样,另还有这许多弟兄,俱也吃了,没有吃出毛病的,是不是哪里生了误会?”
听得巡捕这样说,那汤获却是并无半点服气模样,反而气性更起,瞪着宋妙道:“怨不得你口口声声要来见官,原来早买通了附近官差,晓得他们必定会袒护你,才敢如此猖狂!”
说完,又转身对着后头许多跟来的闲人道:“大家快瞧瞧!这狗摊主勾结官府,颠倒黑白了!”
见得这汤获如此不讲道理,后头几个巡捕脸上都难看极了。
当头那人喝道:“哪里袒护了?!人人吃了无事,这小娘子难道单为你爹做的吃食,不然怎么会旁人吃了好好的,就他吃了不好??”
又道:“你不要在这里胡说八道!”
那汤获还未说话,后头不知哪个凑热闹的人忽然插了一句,道:“干不干净,去她家看看厨房,不就知道了?”
得了这个提议,那汤获俨然溺水者见了救命稻草,急忙叫道:“正是,虽说看不到昨天吃食,可那厨房什么样,一眼就能瞧见,眼下过去,正好捉她个正着!”
“胡闹,好端端的,哪有随便去看人厨房的?”早有巡捕驳斥道。
“她那厨房要是干净的,哪里会怕人看??”
眼看又要吵起来的样子。
后头许多朱雀门沿路百姓凑过来看热闹,倒叫巡捕们束手束脚,投鼠忌器,生怕传出去不好。
宋妙见状,上前一步道:“若是看了厨房,果然干净,那又当如何?”
汤获当即道:“干不干净,我一个人说了不算,街坊们自有眼睛!”
这就一口气把现下跟在后头的人,都纳了进去。
但宋妙并不反对。
巡捕说“好端端的,哪有随便去看人厨房的”,但宋妙也想说,好端端的厨房,正要随便叫人去看,才能把“好端端”三个字让外人知道。
她实在自信。
做得好,怎会怕人看?反而希望人去看。
人多嘴就多,闲人的“闲”字,正是“口”字不封口不封门,到时候众人去自家食肆里走一圈,将来出去,不敢说人人,但必定许多人都会帮忙传扬。
两边事主都同意,巡铺里便出了一个巡捕,带上两个巡兵,跟着一道酸枣巷赶。
官差带头,后头又有许多人跟着,少不得引来更多看热闹的人议论,又问发生什么事。
一时队伍又壮大了些。
等到了宋家,宋妙取了钥匙把门一开,眼见众人齐齐往里头挤,忙叫道:“诸位!今日还得麻烦大家做个见证,但我家是做吃食生意的,样样都以洁净为先,还请只用眼看,不要乱动,不然碰得脏了、坏了,须不是好!”
一边说,一边拦在灶边。
后头小莲听得动静,急忙跑了出来,见得许多人,吓了一跳,却不敢走,直往宋妙身边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