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妙便轻声对她交代道:“去后头盯着,别叫人乱碰咱们家东西。”
小莲闻言,一握拳,胆气不知从哪里横生出来,立时就往回跑。
而那汤获当先一步进得门来,刚见得前堂模样,心中就忍不住打了个突。
宋妙虽出了个把月摊,但并未置办任何家具、陈设,除却食材,买的只有炊具、厨具等等出摊用度,是以堂中仍是那个简单到几乎可以称之为简陋的模样。
汤获一则没有想到,这摊主家里如此之清贫,二则没有想到,这样清贫的房子,居然可以如此之干净。
他没有读过书,并不认得“窗明几净”四个字怎么写,但从门口到进门这一路,按着那些看热闹人的指引,自然而然地就先去看了门、窗、台。
宋家的大门虽然漆都斑驳了,可手放上去蹭一蹭,连灰都没有多少粒,木窗擦得很仔细,窗棂花纹处折角没有积尘,前堂地面更是一看就勤扫勤拖,全无垃圾、污渍,一眼扫过去,即便用最挑剔的眼光来看,依旧非常舒服。
同样令人舒服的还有灶台。
两个安在门口的前灶,灶台上一尘不染,一点油垢都没有,手放上去,根本没有一丝粘的感觉。
刀挂和案板竖起来挂在铁架上,一字排开,下头没有滴水。
锅是盖起来的,锅盖也洗得锃亮。
墙边有几口小锅,小锅的锅底都被铲得干干净净,连锅灰都没有。
甚至灶门都是干净的!
汤获正怀疑这里是不是个摆设,就听那宋妙道:“我跟二娘子平日里在前堂做饭,此处就是厨房。”
一时个个来看。
宋妙不用人问,主动把锅盖打开,让人看清楚里头清爽干净的模样,又把那锅整个挪开,叫人去看里头灶是什么样。
看完,又揭开另一个,道:“这是我特地留下的早上做的吃食,拿来比对什么时候会坏的,要是天气热,哪一种吃食坏得快,我就暂且不做了——先前绿豆沙就不做了。”
看热闹的人一路减少又增加,最后跟来的,还有那么二十来个,此时人人看稀罕似的凑过来瞧了一遍。
宋妙就介绍自己跟程二娘平日里怎么做吃食。
她说得很细致,条理清晰,一边介绍,一边带着人往后院走。
后院也很干净。
一口井,大小石磨各一口。
石磨正竖起来,显然早上才用过,正晾着,只是因为最近阴雨太多还没有干。
院子里杂生了些薄荷、紫苏,都被砌的石墙隔开得远远的,露土很少,无虫无蚊。
即便汤获知道自己是要来找茬的,一时之间,除却感慨实在干净,比自己家干净多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很快,他就听到人群里窃窃私语起来。
“这小娘子,手脚当真伶俐。”
“她娘就是个爽利人,多半是接着亲娘了——当初我还想说给我那侄儿做亲,结果人家没相中,相中了个读书的,这下好了,最不讲道义就是那些读书人!”
“宋家也够可怜的,一家死绝了,剩个女儿,好容易摆摊做出点样子来,又被人讹到头上来!”
汤获又是气,又是恼。
他自认没有讹诈,只是讨个公道,但见得宋家这个样子,那反驳的话,怎么都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