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部分内容【不是】很适合下饭,建议大家【不要】饭点看哦。
宋妙跟着她进了库房。
屋子里满满当当摆着大麻布袋,边上站着三个人,正是一道来领料的,另有个管库站在一旁,手中拿着纸笔——是从卫州张家借过来负责出入库的。
见得宋妙进来,人人精神一振。
那张四娘不敢怠慢,立刻走到了一旁一个大袋子边上,指着道:“娘子,就是这里有些不对劲——这几日都是我们领料,其余袋子都是一个绑法,只这个袋子绑口不一样,旁的两边锁紧,拿绳子正捆,捆的死结,没留尾巴,这个却是拿绳子反捆,打的活结,留了尾巴。”
“刚刚我们就觉得有些不对,想着把它搬出来,结果不小心扯到活结,它自己就开了口。”
“娘子交代过,要特特留意这些米面,有什么不对马上要来回报,我就赶紧来报了!”
宋妙闻言,上前仔细端详,果然如同那张四娘所说,那袋面外表看着跟其余并无区别,但封口处手法完全不一样,从开口处看进去,里头面黄扑扑,正是粗磨陈面面粉的模样,没有什么问题。
但宋妙毕竟厨子,嗅觉更明显,凑近分辨了好一会,终于闻到了不对。
陈面已经没多少面香了,按理只会有一股子淡淡的发糠味,但这一袋里头除了陈糠味,还有若隐若现的杂味。
略略辛辣,带一点油腻感。
这杂味极浅,宋妙并不熟悉,但她立刻警惕起来,又让人拆了其余几袋,仔细去闻,都没有这个味道。
管库的就在一旁,宋妙先问了这一袋面是什么时候到的,同一批到的又有什么。
对方甚至不用查册,就指着角落一片地方道:“娘子,按您说的,每一批来的东西都分绑了不同颜色绳子,那绑红绳都是跟这袋面一批的。”
宋妙打眼看去,果然好大一片地方的袋子上都绑了红色绳子。
库房并不小,东西更多,伙房却是空锅点灶的,没办法等着这里一样一样地查验。
她略一思索,就换了早上的品种,让把本来的花椒面饼改成焦米汤同杂豆糜子饼,把相应食材领了出去,吩咐前头先做起来。
跟面粉不一样,大米、糜子、各色杂豆都是一眼就能看清楚的食材,不管其中混进去什么,又做什么手脚,淘米、洗豆子的时候一看,一闻,立刻就能发现。
都是简单样式,而今伙房一众人手经过七八日的历练磨合,只要宋妙定了菜色,又是先前做过的,按着做法同调料比例,只需要在关键的步骤上把一下关,就能依样画葫芦,把吃食做得差不离。
将最要紧的事情安排妥当,宋妙略略放了心,腾出手来,先带着众人探查了一番库中情况。
门、窗俱是好的,更何况还有管库在。
那管库因见出了事,十分紧张,指着外头一处角房,急急解释道:“好叫娘子知晓,我这几晚都睡在此处,连门都没有出,出恭也是用的夜壶,因我一向睡得浅,哪怕夜间耗子爬梁进来吱两声,或是外头蛐蛐叫,都会被吵醒的,但实在没有听到什么大动静。”
宋妙也没有多说,只细问了他几句,何时睡,何时起,睡前见的最后几个人是谁,起来后头几个见到的人又是谁。
又问是否留意到这几天送货过来的人也好,时间上也好,有没有什么不对。
管库的细细思量,却是摇头道:“都是从前常来的人,也是按着日子到的,没见得什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