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赶忙拿起掉在地上的iphone5,心疼地前后检视了一番。
“还好还好。”呼出一口浊气,杨瑞看着除了顶端有些磕碰的痕迹之外,手机屏也只是顶端裂了一点,外观上影响并不大。
他现在有了点钱,可换手机并不在他的消费计划里啊。
一边感叹着自己运气不错,杨瑞一边上了车,拨通苏晓的电话之后,杨瑞有些沮丧地发现……他的手机外伤不严重,可听筒却是坏掉了。
这边显示着已经开始通话计时,但听筒中却没有丝毫的声音传过来。
摇了摇头,杨瑞摁下了免提。
“杨瑞?怎么不说话?听不到吗?”
“听到了,我这手机刚掉地上了,听筒坏了,这会儿刚上车,开着免提呢。”
“啊,怎么这么不小心啊。”
杨瑞腹诽着“人要心情不好,干嘛都会觉得不顺。”但这话却不能给苏晓说,只是道:“你周五确定能来不?”
“如果没有意外,我肯定去。”
“诶呦,我可全指望你给我撑脸面呢,你这儿居然还能有意外状况?又要去香港不成?”
“这倒不能,那万一火星撞地球了那?”
{}无弹窗杨瑞父母都没有在孩子跟前儿扯家长里短的习惯。
以至于杨瑞哪怕对自家的一些“事儿”多知之甚少,但今天老爸显然觉得有些事情,让杨瑞了解个通透才好。
老爹说,姥爷在的时候,多少有些偏帮二舅,这事儿杨瑞也知道。
因为相对于大舅的办事干练、为人四海,二舅相对老实木讷。
所以,在很早的时候姥爷就决定将自己的住房就留给二舅。
对于这一点,全家人都是没意见的。
而矛盾的起因,则是因为振华路商业街上的一处网点房。
大舅早年在印刷厂担任总经理,改制以后因为手里有客源,就自己弄了家小印刷厂,生意一直不错。很小的时候,大舅在杨瑞眼里就是“老板”的代名词。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九几年时,大舅手里如半头砖一样的摩托罗拉大哥大。
而当时的二舅,则只是在一家半死不活的国营企业蹉跎着。
大姨和姨夫两口子属于比较能折腾的,干过早餐,养过鹦鹉,但一直都是停留在折腾阶段,最后在姥爷的建议下,选定了办公用品这个行业。从最初租用一处居民小区的一楼,到买下来,足见这个行业的利润并不比想象中的小。
用姥爷当年的话来说,那就是所有公司企业都少不得要用耗材。在九十年代,私营的办公耗材公司是极少的,市场却是很大,这也算占了个先机吧。加上满家子人都在国有企业上班,大小不论,也能跟办公室的人说上话,在全家人的协助下,能提供送货上门的这家小公司,慢慢的成长起来。
“以前,我还骑着自行车从沧口跑到市南去帮你姨夫送货。”
这是老爸的原话,杨瑞也相信老爸能干出这种只付出,不求什么回报的事儿来。
同一时间段,杨瑞的老妈、三姨、小姨也都是企事业单位的普通职工而已。
因为大舅和大姨的生意渐渐走上正轨,相应的就是规模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