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限制?”
“对,现在的模式,限制太大了。不管导演、编剧,还是歌手、演员,想在外面接商单,要么就偷偷摸摸的,要么就需要找领导批准。”
“这是耽误了人家赚钱啊!”
善文栋深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
周浩然道:“对啊,要是外面接了一个十几万的片约,领导却不批,这不是制造内部矛盾吗?我听说,有的演员为了能在外面演戏,都要拿出一部分片酬,来孝敬领导。有的女演员,甚至要陪睡,才能换来签字。”
善文栋猛地一变,“谁?有证据吗?”
周浩然淡然道:“话剧中心的副主任童立伟,过去这些年一直都这么干。”
“败类!”善文栋愤怒的一拍桌子,“去查他!”
周浩然笑笑,“我正在跟监察相关的同事联系,正在运作。不过,治标不治本。想要治本,还是得从制度层面下手,不再把审批的权力给他们。让聘用制的员工可以自由选择,他们不想拍单位安排的话剧,可以不拍;他们想去外面接商单,可以自由的去接。”
“这会造成管理的混乱啊!”
善文栋有些担心。
周浩然笑道:“台长,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有底气在外面自由接单的,往往都是业内知名了。他们的存在,就相当于代言人,可以提升话剧中心的品牌价值。已经不怎么需要他们参与话剧排练了。”
然后,他就递交了一份改革方案。
仍然是以编制和聘用制为主。
但细节方面做了修改。
编制在身,这是铁碗饭,不可能只享受好处,不付出。如果有人想在外面接商单,也不需要领导批准。但是,商单收入,要拿出50%分给单位。
聘用制,属于临时工。
吸引力差。
但是,如果在外面接商单,所有的收益都归个人所有,不用上交。这对很多知名演员来说,就可以大大的提升吸引力。
既可以在外面赚大钱,也可以背靠一个国营单位有保障。
周浩然对这份改革方案解释道:“台长,这份改革的精髓就在于流动性。所有人都想要编制,都在抢编制。一旦有了编制,就是终身制了。可单位里的编制有限,就会导致编制名额不够,后来者缺乏机会。”
善文栋也看出来了,眯着眼睛道:“你的这份方案,可以促进很多人,主动的放弃编制。”
周浩然笑道:“对,一些演员在外面红了、火了,片酬大涨了,就不愿意跟单位分享收益了,就会放弃编制,改为聘用制。这样一来,就可以把编制让出来。最后的结果,就是那些在外面没有发展机会的普通人,拥有编制,他们是话剧表演的主力军;在外面发展很好能赚大钱的,都是聘用制。这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内外矛盾和利益上的种种分歧。”
“挺好。”
善文栋很满意。
这份改革不激进,是在前些年全国文艺剧团改革总方案的基础上深化出来的。
大方向上不出错。
小细节上有心思。
如果说是影响了谁的利益……
那肯定就是文艺剧团的相关领导了,他们不再握有掌握那些艺人生死的权力。从管理者,变为了服务者,要讨好他们、挽留他们,以服务艺人为宗旨,变成了“经纪”模式。
善文栋批准,改革方针通过!
可以推进!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