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所接手的这个案子,当事的太常博士从四月遭受轻视冷待便一直在向有司进行反应控诉,但却迟迟得不到正视与回应。如今张岱弹劾太常少卿薛縚事迹一出,这太常博士当即便将情况反映到张岱这里来。
这件事案情很清楚,之所以一直得不到解决,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当事有司根本不予理会。
按照这太常博士提供的文状和供词,前人前后数次向太官署提出抗议、并且告事于其上司光禄寺,但却一直得不到回应,中书、门下两省,包括御史台都有反应,但基本上也没人搭理这件事。
“太官令到案没有?”
张岱在询问完这名太常博士后,便又开口询问道。
“禀张侍御,卑职昨日已经致信太官署,太官令李测至今未应。”
一旁的赵岭听到这话后,当即便起身禀告道。
张岱闻言后便微微皱眉,另一个当事人还未到案,案子自然审问不下去,略作沉吟后他便又说道:“去信光禄寺并再致太官署,若午前仍未到案,来日劾免其职!”
“张侍御当真强直公道、持宪英明!”
那太常博士闻听此言,当即便一脸欣喜的对张岱作揖说道,然后便在吏员引领下往侧堂庑舍稍作等候。
接下来的一桩案子,则是左武卫一名下僚控诉长官滥用职权、私刑致其伤残,同样也是各处控诉无果、只能来求告张岱。
这一次当事双方倒是全都到场,张岱在审问无误后,便录事于案,做出自己的判词,建议罚这名上官补偿下属。
御史台虽然有审断的权力,但是具体的量刑与施刑,则就仍要移案于大理寺和刑部执行。比如张岱只能判罚,但具体罚多少、该给予多少补偿,则仍由刑部斟酌、大理寺执行,御史台则负责监督。
如果这两处量刑、执行的不妥当,致使当事人不满而再上访,则这件案子连带相关的司法人员就要再次被拿入御史台中继续严加审问。
一上午的时间里,张岱就审断了七八个案子。
因为这些案子本身就案事比较清晰,并不像狄公案那么多幺蛾子,还得他亲自去走访调查才能破案,通常案事推动不下去,就是因为有关部门的不作为,或者说受到权势等现实问题的阻挠,需要更强有力的推动才能解决。
而这正是张岱的专长,各个案子摆在案头上,该罚的罚、该判的判,处理的干脆利落,若当事一方拒不伏法,那就具表弹劾,可谓是快刀斩乱麻。
等到午间时分,张岱结束了推问案件,从堂中站起身来准备返回御史台本署用餐,然后下午继续审断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