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体还跪在那里,看起来和原来没什么分别,但其实已经变成了一具任人摆布的尸鬼。
看着眼前这诡异而恐怖的一幕,托马斯艰难地咽了口唾沫,霍格则是假装没有看见。
虽然很早以前他就觉得这位圣女不正常,那位科林先生更是不正常,但现在……
他们似乎越来越不加遮掩了。
……
不加遮掩的不只是圣女,还有肆虐在暮色行省大地上的裁判庭。
虽然雀木领的村民们失去了自己辛苦种出来的粮食,但黄昏城的市民们却得到了来自裁判庭的“慷慨”救济。
热气腾腾的麦粥棚在城中各处搭建起来,取代了不久前坎贝尔军队施舍麦粥的位置。
对于那些已经饿了太久的市民而言,有食物就是天大的恩赐,至于食物从何而来,他们并不关心。
也无权关心。
当大裁判长希梅内斯从下属口中得知,城中许多市民都将“天使降临”的功劳归于某个不知名的“神子”,并将感激之情投向了那位已经消失的“圣女卡莲”时,他并未像许多人预想的那样勃然大怒。
相反,他采取了之前没有过的怀柔手段,将紧随裁判庭而来的神学家们派往了每一个施粥点。
他们操着字正腔圆的圣城标准口音,一边为饥民分发食物,一边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解释“天使降临”的真相——
那并非什么来历不明的“神子”施展的奇迹,而是远在圣城的教皇陛下心怀慈悲,为他们请来了效力于圣西斯的“力天使”。
神甫们讲得口干舌燥,市民们也听得连连点头,脸上大多写满了“原来如此”的崇拜。
他们好像心服口服了,但也好像没有。
毕竟人们都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哪怕这些神甫们一遍一遍地讲经,也改变不了这座城里的人们都记得——
当黄昏城的市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站在他们身边的不是教会,也不是国王,而是圣女卡莲的救世军。
狡猾的市民们当然不敢反驳这些裁判庭,但他们却可以将对圣女和神子的感谢埋在心里。
《新约》,已然变成了看不见也杀不死的幽灵。
黄昏城大教堂,这里已被裁判庭征用为临时的总部。
在那高耸的穹顶之下,希梅内斯正静静地听着下属关于城中矫正流言的“乐观”禀报。
“……民众们的热情很高,他们对教皇陛下的仁慈感恩戴德,对您带来的秩序与食物感激涕零。只要再过一段时间,那些关于巫女卡莲的流言蜚语,就会烟消云散。”
“很好。”希梅内斯点了点头,他对黄昏城的改造还算满意。
唯一的瑕疵,只有坎贝尔人。
下属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补充道。
“只是……坎贝尔公国的军队似乎并未尽全力清剿‘救世军’的余党。根据我们收集到的证据,正是因为坎贝尔人和剑圣的姑息,才让那个卡莲和她的仆从逃进了万仞山脉里。”
希梅内斯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这次没有说话,那难以琢磨的眼神看不出喜怒。
剑圣不大好处置。
他的传奇是教会一直以来作为正面典范而传播的,这本身也是圣城方面对罗德王国民间虔诚的肯定。
何况他们还需要这条看门犬,来替他们镇守没几个贵族愿意去的黄铜关。
至于坎贝尔家族……
那是圣城对莱恩人虔诚的肯定,裁判庭其实也不大好处理,否定了传颂之光,就等于否定了与魔王作战的神圣,同时也等于否定了他们自己。
裁判庭的剑在面对“无根之萍”时无往不利,但在面对同一个体系里的人时却不得不万分小心。
他们都是一根藤上的瓜,稍不留神就可能砍到自己的动脉上,牵扯出意想不到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