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问道:“吐鲁克部或者伪元军中,可有向伪元奸细突出方向派兵增援?”
两个传令兵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个说:“我自中军来时,参军并未提及”
林夕看向另一个:“你呢?”
另一个传令兵说:“司马统制让我等传信,实在是传到中军,并不知道上人在此,不过后来中军派了梢丁,给我们引水到此。只说是悬挂丁字兵防,很快就要接战了。”
林夕问:“刚才梢头说,伪元奸细的游船还在纠缠,并没有跑出防御圈,是你们谁说的?”
第一个传令兵说:“是我说的,参军让我等带信的时候,只说要让上人安心。”
林夕问:“你可是亲眼所见?”
传令兵说:“没有亲眼所见,我从中军出来,只管最快传递,如何去看战况,更何况,我们也不会上桅杆,如果就在左近,也许看一眼。”
林夕问:“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参军教你说的。”
传令兵说:“那是当然,这是个口信,自然要记清楚,这只是寻常战报。若是再重要一些,就要火漆封印的竹筒了。”
林夕问:“参军让你传信给什么人?”
传令兵说:“参军亲**代,说是太傅让把战报传给上人。”
林夕问:“你怎么知道就是我的船?”
那传令兵张开大口,露出八颗牙齿:
“上人那煮海神釜谁人不知。
您的坐舰上,有圣上亲赐的玄义旗帜。
还有,只有您的坐舰,才有那么高的烟囱,比起车船的还要高。
我方来时,远远望见,只有您桅杆上的望楼,有一个伞顶,乃是黄铜打造,据说宋监丞命人打造的,有一个名堂叫做华盖。
说是只有上人才有这个气运,同时还能够护佑吾皇,逢凶化吉。
来时,参军们私下议论,说是今日刚要祭祀,就把个伪元巨奸给逼出来了。
都说,若是来能见到上人,千万讨一个符篆或是什么物件,必能灵验。”
杨太后嘻嘻一笑:“果然是灵验的很,比参军想的还要灵验得多呢!”
林夕接着问第二个传令兵:“那么,你是如何到中军的?”
第二个传令兵说:“回上人,我是一艘通讯船找到中军的。”
林夕问:“嗯,你一路行来,是在防御圈内,还是防御圈外?”
第二个传令兵说:“回上人,我们传令,需要快捷,当然要走内圈。”
林夕又问:“内圈是不是有很多船游弋巡查?”
第二个传令兵说:“是,现在有几次伪元奸细出没,大家都小心了,所以巡查很多。”
林夕问:“那么你一路过来,巡查了几次?”
第二个传令兵说:“大的查了五次,小的有**次。”
林夕问:“什么是大的巡查,什么是小的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