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能够看懂和体验的,就有看懂和体验到的福气。
愿这福气能与各位共享,各位得着,特别是更宽容地看待孩子们的思考和表现——这是最重要的。
。。。。。。
五,再说说符号系统——语言,特别是文字的某些:
一、句读,发音是jùdòu,也称为句逗:
句读是进入文言文体系的方式,俗称‘断句’;
古文一般不加标点,所以文言文辞休止、行气与停顿的特定呈现方式,这不仅是一种文字发展中的现象和过程,也是士大夫阶层为了让知识必须由读书人阶层掌控、教授而特意制造的门槛,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现行白话文中的句号与逗号的统称。
要对古文正确标点断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汉代以前的古经书多为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
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三字经》中“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等均有记录。
十九世纪初,中国废除经学运动后,国人视读古书为落后愚昧,句读自然没落。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胡适之的‘白话文’运动为核心,全面发起了对文言文体系的革命,直接按照西方口语化的方式进行文体改革,标点符号的运用全面接管虚字的运用,以西方话剧为蓝本构建出带有情感色彩的朗读方式成为国人学习文化的主流方式,句读伴随着文言文体系的没落一并消亡,失去了传承!
据说自2008年始,周御明先生赴新加坡传承玄学之际,在桐城派‘因声求气’行气法的启发之下,快速背下儒家四书。
因为古文的章法,源自在龟甲竹条上刻字,非常不容易,故而用词表述都非常紧凑,文章中即使是哪一句看不懂,看不明白,需要联系上下文,让意思明白。所以读古文是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容易变成是在望文生义了,而这种需要让文字意思在前后有所呼应,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应用能力,这种情况逐渐延展,诗词歌赋就能用很少的字词,通过留白、白描等方法,产生宏大叙事或者深度共鸣。】
因为文字符号的表述,我们日常使用的,是可以用语音读出来,语音是一个字一个字来读,声音的表述是线性的,图画虽然在绘画过程中是线性开始描绘,但是我们看的时候,完全可以是非线性、并行的感知和接收。
......
二、合字或者组合字:
但是中文并不是只有单字组词,也有合字,或者称为合词。
2019年春晚上相声里面出现的“瓩”,读作qianwa,读音就是千瓦,意思也是千瓦,是功率单位,一千瓦的意思。
嗧字读作加仑,是一种容(体)积单位,英文全称gallon,简写gal,分英制加仑、美制加仑。1加仑(美)=3.785412升,1加仑(英)=4.546092升;
呎字读作尺,代表英尺,吋是英寸,读作寸,1英尺(呎)=12英寸(吋)=30.48厘米。
哩字多音,表示里程的时候也读作英里,1英里=5280英尺=63360英寸=1609.344米=1760码=1.609344千米=?1.609344公里;
浬[lǐ],海程长度单位,一海里合1852米,也读作海里。
除了千瓦,其他字在,1977年在《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加以废除,也就是大陆简化汉字以后,内地就不再使用了——注意,不等于没有。
除了这些引进词语的造字以外,道家、儒家、民俗都有更为悠久的合字应用历史。
例如陕西关中地区有一种俗称“裤带麺”的特色面食,该字的笔画也达到54画,读作biangbiang面,这里没法输入这个字。
现在还经常见到,特别是逢年过节,恭贺门店开门的,比如“招财进宝、日进斗金”合体字;
合体字包括红双喜字在内的连体字,称之为“吉利字”、“吉语字”和“吉祥合体字”,其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君主用来传达命令或徵调军队的符文,通常是把几个篆字合并在一起,刻在竹或木上,再剖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到了道教流行的汉代,这种手法便被道士们借用到所谓符篆上,称为「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