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种发动机依旧是一款工质发动机,需要时不时补充氦燃料才能让飞船保持长时间动力。
比起黑暗森林中人类所使用的无工质聚变飞船,这种发动机还要落后一个时代。
但对于现实世界的人类而言,这完全是超乎想象的黑科技。
根据系统提供的资料显示,氦核聚变发动机,最大可以提供超过百万吨的推力,只要燃料足够,甚至将一艘飞船加速到亚光速。
当然,正常情况下,飞船所能加速到的最高速度相当于飞船自身所能携带的燃料的二分之一(理论最高值),实际最高值还要更低。
按照飞船吨位不同,正常情况下,一台大功率核聚变发动机,可以将一艘百万吨级飞船加速到五千公里每秒的高速。
“如果拥有这样一艘飞船,基本上可以横扫世界了!”
庞学林看着技术资料里提供的大致参数,不由得笑了笑。
他很清楚,想要造出这样一艘超级飞船,前提条件便是尽快完成电磁弹射航天发射系统项目。
只有这样,才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将载荷送入太空,在太空中组装出这样一艘超级飞船来。
看完氦核聚变发动机的技术总纲,庞学林开始关注里面的技术细节。
很快,庞学林的眉头便微微皱了起来。
因为系统提供的这份技术方案,居然是第三代核聚变技术。
事实上,核聚变技术划分三代,一般依据燃料不同进行划分。
第一代核聚变又被称作氘氚核聚变。
氘和氚都是氢的同位素,但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氢的同位素氕,这种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的氢占了绝大部分。
但很可惜,氕要实现聚变非常困难,因为氕会首先聚变成氦2,需要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而质子转变为中子的质量是增加的,还需要吸收聚变所释放的部分能量,但氦2并不稳定,很快就会衰变成氘!
自氘核开始,聚变就开始开挂了,因为氘核中有中子,不需要再从质子经过漫长的时间转变过来!
氚氘聚变H-2+H-3==He-4+n,聚变成氦四+一个多余的中子,而问题也从这跑出来的多余的中子中而来!
对于裂变来说,原子核受到自由中子的轰击而产生裂变!
这个自由中子还得制造出来,但在核聚变堆中这个中子却是一个彻头彻尾多余的东西!
因为中子会被其他材料的原子核捕获而发生嬗变,一种正儿八经的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子辐射后就成了放射性材料,而且材料整个性质也会发生改变。
用于氚氘聚变抗辐照材料不但要经受住高温,还要耐得住中子的长期轰击,迄今为止,人类科学家依旧在寻找合格的第一壁材料而努力。
这也是核聚变能否实现商业化运行的一个重大技术难点之一。
至于第二代核聚变,则指的是氘与氦三之间的核聚变,这种核聚变反应产生的中子数量比起氚氘聚变要少一个量级,目前人类用于制造裂变和反应堆的材料就能应付这样的中子轰击。
至于第三代核聚变,则是指氦三与氦三之间的核聚变,氦三核聚变完全不产生中子,因此又被称作是终极聚变。
这里,也许有人就要问了,既然氦三核聚变拥有如此多的优势,那么干嘛不直接研究氦三核聚变啊?
这里又涉及另一个重要问题。
那就是比结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