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岳老四到地里来是为了收割大豆,平时他自己也会一起动手,但今天要陪自家儿子,所以只是叮嘱了一下仆人就和岳山一起去了另外一块地。
“这块地种的是棉花,不光是我们,今年十里八村都种棉花,棉种都是问我们家买的。”岳老四指着地里的郁郁葱葱的棉苗说道。
“以前大家不是觉得棉花不能吃,不愿意种吗?今年怎么改主意了。”岳山问道。
十里八村大部分的地都种棉花,少说也有上万亩,这个种植面积对大唐来说已经不少了。
起码足够军需使用了。
“棉花能卖钱呐,朝廷高价收购,算下来比种粮食还划算。主要是蝗虫不吃这玩意儿,种它大家都放心。”岳老四说道:
“不光是我们周围,其他州县也有人来买棉籽,还有官府的人找我请教种棉花的技术。你等着瞧吧,用不了两年整个关中地区到处都是种棉花的。”
说起这事儿岳老四更加的兴奋。
棉花虽然是岳山搞出来的,但发展壮大可离不开岳老四的努力,这些年一直是他在帮忙管理总结种植技术。
但农民是最经不起风波的,一般不会种植自己不熟悉的农作物,即便发现这种作物很赚钱。
岳山家种植棉花有几年了,实际产出比种粮食还要划算,可就是没有多少人愿意跟着种,让他推广棉花种植的想法一直都没办法实现。
而且这玩意儿岳山也不希望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推广,来自于后世的他非常清楚一旦采用了这种方式会出现什么后果。
就算在二十一世纪,都出现了用拖拉机把农民的麦田给毁坏,把长成的核桃树给砍掉种其他农作物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上面下令大力推广,下面的人为了拍马屁也就是所谓的‘响应号召’搞出来的恶心事儿。
二十一世纪尚且如此,如果在古代,呵呵……
所以即便岳山很希望推广棉花种植,也一直强忍着没有用行政命令的方法来。
虽然自发推广速度会很慢,但重在稳妥。况且他也不缺这点时间,他才十七八岁,有的是时间等待。
不过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蝗灾居然促进了棉花种植的推广。
想想也是,蝗虫的食物主要是禾类植物,除了荞麦所有的粮食作物都在它的食谱范围内。棉花不是禾类作物,蝗虫不吃啊。
农民虽然求稳,但也知道变通的。在蝗灾的威胁下,自然不会硬着头皮技术种植粮食。
而一旦农民尝到种植棉花的甜头,以后不用人催,他们会自己种植的,甚至还会推荐给周围的亲戚朋友。
在地里转了一圈岳老四就去地里和其他人一起割豆子去了,岳山则返回了家中。
刚到家就见到了惊慌的赵蒙:“岳候不好了,有人发现了一只化雄的牝鸡,并把此事捅到了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