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旧学派也没有反对这个概念,只是抨击岳山的书乃是一家之言,无法代表华夏文明的真谛,甚至其中有很多曲解杜撰之处。
新学派则兴奋的高呼他们才是华夏文明的真正传承者,也代表着华夏文明的未来。
两排再次打的不可开交。
华夏文明的出版再次引起了文学界站队行为。
少数还抱着纯血汉人血统论的南方世家公开谴责岳山杜撰历史,那些异族怎么会和他们同根同源?别特么瞎扯淡了。
北方世家虽然并不完全认同他们的话,但出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逻辑,还是出声支持。
甚至一些原本对新学有好感,却坚持纯血论的人,也站出来反对。
他们连手抨击,确实给华夏文明的传播带来了不便。
然而很快支持岳山的那些人就站了出来。
之前一直就有强调,华夏文明不是以血统论形成的集体,而是来自于文化认同。孔夫子就说过出则夷狄入则华夏这样的话。
所以对于岳山书中所写的,大唐周边的异族都是从中原文明分离出去的支脉大家同宗同源,他们还是比较能接受的。
在这一点上支持岳山的人反而更多,尤其是本身就是出自异族的读书人不管之前是不是支持新学,这次都拼命的为他鼓吹。
甚至一些经常和异族联姻或者本身就是出自异族的世家豪强,也一改之前的态度,开始支持岳山。
这也是岳山没有想到的,一部华夏文明居然引起了世家的再一次分裂,完全是意外之喜。
争论自然需要一个战场,刚刚创办的渭水学报就借此机会异军突起。
王绩还是很有眼光和魄力的,他早就意识到了华夏文明一出必然会引起文学界的混战,提前招兵买马扩建了渭水学报的编辑部。
在华夏文明刚刚出版的时候,他就已经约了几十位支持岳山的大儒写文章,印刷组的人连天加夜印刷了五万份。
这本书刚刚引起轰动,五万份报纸就通过各种途径出现在了全国最繁华的州县和城市。
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很好买,大城市的书店都有卖。稀缺的是名家的注释,这才是真正值钱的学问。
平时万金难求的名家注释,现在一次出现几十篇,一份还只需要十文钱。读书人争相购买,很快就抢购一空。
渭水学报一举成为天下知。
因为这一期上刊登的全是鼓吹华夏文明的文章,确确实实影响到了不少读书人的想法,一时间让岳山的处境变少了不好。
某些本应该是旧学派固有地盘的地方,一度让支持岳山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这可把那些反对派给气坏了,这不是作弊吗?
他们也想办一份类似的报纸,可哪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别的不说,成本就承受不起。
渭水学报利用蜡印技术,字体弄的非常小,只有黄豆大小,却非常清晰。所以几十篇文章一张报纸正反面就印完了。
成本被压到了最低,十文钱一张都有的赚。
可蜡印技术别人不会啊,他们想办报纸就只能搞手抄本或者雕版印刷。可不论是手抄还是雕版印刷的字体都比较大,几十篇文章用一本书才能装的下。
那价格就太高了,一般人根本就买不起,除非他们赔钱赚干。
赔点钱他们倒是无所谓,只要能打击岳山抢夺话语权,主要问题是销量。你把书弄出来卖给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