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里正是村民自发选举,然后官上予以认可。十户即可为一里,十里为一保,保长则是县官委派。为保证地方的稳定,新来的县官一般不会撤换原有的里保长,所以里长和保长在当地经常可以形成很强大的势力。
不出李胤所料,燕西村这种拥有几千人的村,在燕州府也算是大村了,其他四十一个村能有千人规模的都少,像鸡鸣村甚至比瓦房驿都不如,只有二十四户人家,兵籍甲士只有2人,但他们要承担的城防役是跟燕西村是一样的。
其实燕西村早就可以升级为燕西堡,或者燕西镇,但洪族长和蔡公权都不同意,原因很简单,不论是军事编制上的堡还是民事上的镇,要交的赋税是村的三倍以上,且要承担的徭役也更多,他们当然不同意,这也算是间接为村民谋福利了。
燕州府西边是定州府,东边是燕山卫(至于为什么是卫,而不是府,服役者们表示,天经地义),南边是汀州府,东南还有一个冀州府,西南还有个滑州府,不过不与燕州府接壤。
说实话,听了这些地名,别说李胤他们不是历史专业的,就算叫王易来,估计都很难把这些地方跟现代行政区域联系起来。
至于武陈的首都在哪里,服役者们一致表示是上京,为什么是上京?天经地义!
上京在哪里?
上京就在上京啊。
上京古称什么?
不知道。
上京在哪个州?
上京就是上京,哪有州?!
……
至于修筑这些堡寨防御的敌人是谁,这个很多人知道。
胡竭人。
“胡竭人凶啊,元正三年秋的时候,从燕山、永宁、平卢、广良四卫同时叩关,杀了我们好几万的人,还抢走了十几万人当奴隶。”有服役者无比感慨的说。
元正三年是什么时候?现在是几年?
这个服役者知道,胡竭人扣关那年是十年前,读书人叫元正三年,现在是元丰七年。
问到胡竭人怎么凶残的时候,那人却哑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