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胤天下 > 【第十四章 钱制】

【第十四章 钱制】(3 / 5)

当然,在这个基础上,陈管事也会跟醴侯稍稍解释一下,最近城防役过重,种田的佃户少了两成,且今年老天爷不赏脸,所以导致地里收成不好,这才少缴了春税---嗯,稍稍解释,绝不多说。

不过,今年的城防役确实重了点,这不,给醴侯做佃户的都要上缴十六文的役税。

天可怜见,他们这些在地里刨食的庄稼汉,一年能见着几个铜子就算积了大德了,哪里去寻十六个役税钱?还不是搜肠刮肚的把口粮省了又省,拿着这些粮食去粮铺换了钱再交上去。只是这一过手,原本值得十文的粮食,怕也只能卖出三文的价来。

整个燕西村,也就高家那个小三还算有点良心,那小子给乡亲卖粮食,往往能多得个三四文,这样算下来,今年算是能熬过去。

偶尔,陈管事也会想,那些逃人也可怜的很,没吃没穿,又没恒产,日子过的紧巴巴,不去河里摸鱼,难不成还进村偷盗吗?

听见那两个逃人被抓时的哀嚎,他心里也闪过一丝不忍,但没办法呀,死道友不死贫道,要是不抓这两个偷儿,他拿什么由头跟醴侯解释?

况且,若不是前几年他陈管事甫一上任,就拿那户偷砍树木和偷拿干草的逃人立了威,醴侯家的土地上怕是早就被偷光了。饥寒交迫之下,杀官造反的事都有人干,还论别的么?!

大不了,这次跟醴侯解释之后,给他们拿点粮食过去,怎么说也是两条人命啊!

陈管事这么迷迷糊糊地想着,也就安心睡下了。

第二天,鸡叫了三遍,陈管事就起来,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起了身,洗漱一番,扎好头巾,便到了院子外开始忙碌。

这里是醴侯别院,位于村西头,出了村围墙是一片竹林,竹林后就是醴侯别院。

房子不大,但也有三进三出,除了厅堂主卧,其余厨房马棚之类的房屋橼舍合计起来也有二十余间。尽管陈醴侯一年也不见得会来一趟,但醴侯夫人还是偶尔会来这里点算税收账目,所以陈管事每日起来最忙的事,就是要把各间房舍洒扫一番。

他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这么多事的,所以他还有仆役。

仆役,可不是那种电影电视里可以随意打骂的奴仆。仆役,只是众多役种中的一种,主要服役人员是醴侯封户里的户民。

多嘴饶一句:佃户,是租种醴侯土地的人,每年要给醴侯缴纳田税。而封户是朝廷划分给醴侯的户民,不管种不种醴侯的土地也要给醴侯缴纳户税。除了户税,还要服仆役,即帮着主家做些杂务。

为了方便管理,大部分的封户也会当醴侯的佃户,所以田税和户税往往会有重合。长久下来,这些封户就会与醴侯产生了依附关系,封户通过醴侯这层关系逃避官上的民税和田税,而佃户也会通过这层关系省掉应该缴纳的户税和丁税。

醴侯本身呢,通过这种方式将封户彻底变成自家的私民,同时将官上要缴的税赋全部占为己有,以此提高收入。

当然,这需要长时间的管理和人际关系的积累。陈管事被委派到这里,最终目的也就是这个。

话说回来,仆役也不是说当就当的。因为服了仆役,就可免除官上指派的其他劳役,特别是这几年城防役重,所以很多人都想给醴侯做仆役,以此来免除官上的城防役。

陈管事作为醴侯别院的管事,他的权力就展现在这一方面。当然了,这仆役数量也不是他说多少就能指派多少,毕竟仆役数量是要给醴侯报备,而醴侯那边也是要去衙门报备的,不然一下子一百二十户人都做了仆役,这衙门还要不要做事了?

这段时间是春种,农田里忙着抢种苗种,所以仆役人数会相对较少。陈管事只指派了五户人家来醴侯别院做仆役。就这五户人家,也对陈管事感激不已,少不得偷偷拿些自家冬天攒下的腊肉、果脯之类的给他,更有甚者,直接塞一两个冬天里去官上做事攒下的铜钱也是有的。

陈管事带着5个仆役将各间房舍重新洒扫一番后,已是天光大亮,后厨帮闲的仆役的婆姨们也收拾出了早饭。

囫囵吃了些,陈管事便带着5个仆役,脚步匆匆地赶往蔡公权的庐舍。刚出院子,就见昨晚还念叨的高小三站在门口,正弯腰朝他作揖。

……………………分割线……………………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