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徐盛(2 / 3)

转头向其他同僚表示,自己身为臣子而不能为君主奋勇献身,不能为孙吴吞并曹魏许昌、洛阳,攻取蜀汉益州;

而让君主与邢贞之流订立盟约,实在是奇耻大辱,说完因此而泪流满面。邢贞听说了这件事,

对一同前来江东的人表示,江东的武将文臣能有如此表现,必定不会长期甘心顺从曹魏。

此后徐盛升任建武将军,封都亭侯,兼任庐江太守,孙权将临城县赐予徐盛作为奉邑。孙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

刘备率领大军进攻夷陵(今湖北宜昌),徐盛率部随陆逊迎敌,攻取敌军营寨,多次作战有功。

同年九月,曹魏将领曹休率领大军进攻洞口(今安徽和县南),徐盛与吕范、全琮率军渡过长江前去抵御。

因为突然遇到大风,船上的士兵多有丧失,徐盛收集其余士兵,与曹休隔江对峙。曹休派军队靠近吴军的战船,

发起进攻,徐盛以少敌众,敌人始终不能攻克,不久曹休退兵。徐盛御敌有功,升任安东将军,封芜湖侯。

孙吴黄武三年(公元224年),魏文帝曹丕亲率大军南下入侵,有渡过长江的打算。徐盛向孙权献计,

从建业起一直沿着长江修筑防护墙,用草木扎成篱栅,在防护墙上修建假楼,然后派船队在长江中巡游。

众将士都认为这种方法没有用,徐盛不听,坚持完成了防护墙的修筑。

]

曹丕率领大军抵达广陵(今江苏扬州),看着长江对岸吴国修筑的防护墙感到愕然吃惊,

防护墙绵延几百里,又遇到长江涨水,不禁感叹表示,曹魏虽然有上千支骑兵队伍,到了这里却没有用武之地。

曹丕于是率领大军撤退,众将士这才对徐盛先前的计策心悦诚服。

徐盛在黄武[b]年间去世,他的儿子徐楷继承爵位,并接替他领兵。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蒋钦评价:徐盛忠勇强悍,有胆略和气度,喜欢指挥万人以上的军队。

晋朝史学家陈寿将徐盛与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潘璋、

丁奉共十二名东吴武将在《三国志》中列为一传,评价他们都是江东的虎将,孙氏理应厚待的部下将领。

南朝宋学者刘义庆在《徐州先贤赞》中评价:徐盛以敦直、勇气闻名,曹操进攻濡须,孙权每次派遣出战的将领,徐盛都排在前面。

晚唐诗人孙元晏有诗赞徐盛:“欲把江山鼎足分,邢贞衔册到江南。当时将相谁堪重,徐盛将军最不甘。”

所述即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向曹丕称臣,邢贞前来江南册封孙权为吴王,在座的大臣中,徐盛最为不甘心。

南宋学者章如愚评价:如程普、黄盖、甘宁、徐盛、潘璋、朱然、朱桓、贺齐、凌统、全琮、吕范,都是智谋足以统率军队,勇武足以抵御强敌,没有人是不称职的。

当初徐盛担任芜湖县令时,蒋钦的部下一位官吏犯了事,被徐盛逮捕下狱。徐盛上表给孙权,

请求斩杀这位官吏。当时蒋钦率兵驻扎在宣城,讨伐豫章郡境内的盗贼。孙权考虑到蒋钦领兵在外,

没有同意徐盛的请求,徐盛因此怪罪于蒋钦。后来曹操率军进攻濡须,蒋钦和吕蒙负责统率众将士,

徐盛经常担心蒋钦会迫害自己,但蒋钦却经常称赞徐盛的优点;时间长了,徐盛终于被蒋钦的品行所折服,两人冰释前嫌,时人以此传为美谈。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群雄逐鹿,天下总体上分为三股势力,分别是曹魏、蜀汉和东吴。

这一时期的故事异彩纷呈,时势造英雄,各类文臣武将在这样的战乱中出人头地,曹操,刘备以及孙权都有各自的人才,

徐盛就是东吴的一员虎将,只是徐盛比起这个时期的其他豪杰,名气就要小得多了。

徐盛是三国时吴国的悍将,汉末乱起时他本来隐居江东,被孙权招纳后开始辅佐孙权。

最新小说: 云养合欢宗圣女,被上门教导培训 孕吐后奉子成婚:孩子是死对头的 模拟千万次,一身金色天赋怎么输 我在修真界做天之骄子 万道神武 杂役都是仙帝,你管这叫没落宗门 当疯批魔尊修无情道后她杀疯了 女主女配互掐小师妹哭唧唧捡漏 开局叛出镇抚司,我刀问江湖 小姐,姑爷已死,心和眼都被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