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张温(2 / 3)

说张温与暨艳朋党作奸,无凭无据,仅以举才不当推定,实在说不过去。关于贻误军令,骆统也进行客观解释。

认为张温一直奉公执行命令,军马没有减少,战场上没有退却,军期也没有延误,完全尽心为国,忠君效力,又何罪之有。

对孙权指责张温出使蜀国有辱本国,骆统认为,为国出使,盛赞他国的美好,只要自己没有屈节,就不能说是有辱本国,而是正常的使节之行。

蜀派邓芝回访,这是国与国之间友好的往来。

邓芝的回拜,实际上是诸葛亮派邓芝送张温回国,是对吴国的尊重,不是张温的私交行为。

此外,对于其它的罪名,骆统也一一抗辩。为使孙权纳谏,表明自己的无私和刚正,骆统最后表态:

“我和张温已多年没有联系。张温既不是我新近的朋友,也不是我对张温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只不过是共事的同僚,都是君王的臣子。

如果君王能细加辨析、核实,什么嫌疑都能解开。今天我为张温陈情抗辩,我也并不对自己抱有多大的指望。

张温已受坐获罪,独行在前;我也愿受耻,罢官革职在后。”

孙权最终还是没有采纳骆统的意见。

六年后,张温因病去世。

汉末三国时期,大多数人的名字都是单字,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马超、黄忠等。

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制名字的问题,也就是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无法避免的。

例如,汉末三国时期,有三位历史人物,名叫“李丰”。其中,东汉末年第一名将李丰袁术被曹操所杀;第二个李封是魏国大臣。

高平陵事变后,李峰参与了废黜司马师的计划。司马师被免职;第三个李封是蜀汉大臣李严的儿子,也为蜀汉效力。

同时,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张温”,也存在重名的情况。

汉末三国时期,有两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叫张温,一位是董卓的上司,一位是东吴的大臣。

东汉末年南阳让县人。官至司隶孝尉、太尉,封湖湘侯。

张温是曹操的祖父曹腾提拔的。中平二年(185年),汉灵帝册封张温为车骑、假节将军,与副手金吾元庞讨伐胡人北宫伯玉。

当时,董卓被封为破鲁将军,周慎同将军是张温的部下。因此,非常明显的是,董卓曾经是车骑大将张温的部下。

张温派周深率领三万人追击边章、韩遂。周深战败后,张温派董卓率领三万人讨伐羌人仙灵部落。

羌胡人在望远北面包围了董卓。在此背景下,董卓并没有硬抗,而是悄悄撤退。董卓保存实力的行为自然引起了东汉朝廷的不满。

因此,张温以皇旨招揽董卓。董卓心虚,迟迟不去见张温。见到董卓后,张温开始责怪董卓,董卓的回应并不恭敬。

这时,孙坚上前,在张温耳边小声说道:“董卓不但不怕被定罪,反而嚣张,大声说话,应该宣明法律,严惩他。”

“在我看来,加油,张温如果能听从孙坚的建议,杀掉叛逆的董卓,无疑就能避免日后董卓的乱局。

不过可惜的是,张温还是犹豫不决,不忍心这么做,于是对孙坚说道:“你先回去吧,时间长了,董卓就会起疑心了。”

孙坚这才起身离开。而这自然导致董卓得以逃脱。

中平三年(186年),汉灵帝在长安拜张温为太尉,成为最早不在朝的三位太子。

同年,张温被召回首都。中平四年(187年),张温因平乱不成,被汉灵帝免职。

当然,张温在战斗中落败,其实也和董卓阳的服从有关系。

最新小说: 当疯批魔尊修无情道后她杀疯了 女主女配互掐小师妹哭唧唧捡漏 开局叛出镇抚司,我刀问江湖 小姐,姑爷已死,心和眼都被挖了 双腿瘫痪?我掌控时间无敌于世! 都市超级邪医 拼背景?我来自天上宫阙白玉京 玄黄鼎 斗罗:琴声一响,暗器返厂 道侣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