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周瑜这句允诺,曹昂悬了多日的心终于落定——此次出使吴郡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他与马云禄一同前来告辞,帐外的日头正盛,照得人身上暖融融的。马云禄望着不远处正与孙绍追跑打闹的马越,眼底掠过一丝不舍,却也知道这孩子留在此处更稳妥,终究是压下了那句想带走马越的话。
曹昂整理好衣襟,对着周瑜深深一揖:“此番叨扰多日,承蒙公瑾照拂,曹昂感激不尽。归营之后,定将今日之约禀明父亲,静候他日联手。”
周瑜抬手虚扶,目光落在两人身后整装待发的随从身上,忽然笑道:“子修且慢。你等回去之后,攻打寿春怕是难免一场硬仗。那寿春毗邻淮水,水路尤为重要——若届时遇着难处,只管遣人传信,我自会调派水军相助。”
这话一出,曹昂顿时喜出望外,脸上的郑重添了几分激动:“公瑾此言当真?若得水军相助,寿春之战便如虎添翼!曹昂代军中将士,谢过公瑾厚谊!”
马云禄也忍不住抬头,看向周瑜的目光多了几分敬意——此人不仅有深谋远虑,更有这份雪中送炭的魄力,难怪能在江东站稳脚跟。
周瑜摆了摆手,笑道:“你我既已约定共赴前路,些许相助何足挂齿?路上保重,我在江东静候佳音。”
曹昂与马云禄再次拱手作别,转身带着随从踏上归途。马越似是察觉到什么,停下脚步回头望来,马云禄朝他挥了挥手,直到那小小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才翻身上马,与曹昂并辔而行。前路漫漫,却因这一句承诺,添了几分笃定的底气。
曹昂一路晓行夜宿,风尘仆仆赶回谯郡,不敢有片刻耽搁。刚踏入家门,便觉府中气氛不同往日,下人们步履轻缓,神色间带着几分凝重。细问之下才知,这几日曹操的头风病又犯了,且比往日愈发严重,时常痛得彻夜难眠。
听闻曹昂归来,曹操强撑着病体,在书房召见了他。榻上的曹操面色憔悴,额间还带着未散的冷汗,见曹昂进来,才勉强撑起一丝精神,哑声问道:“子修,此番去见周瑜,他态度如何?”
曹昂躬身行礼,将出使江东的经过一五一十道来,从周瑜的宴请,到两人谈及天下大势的种种,皆毫无隐瞒。说到动情处,他特意将周瑜关于世家弊病的一番言论详述出来,从灵帝制衡之术的失败,到世家盘根错节的危害,再到周瑜那“开民智、均田产”的长远构想,都讲得条理分明。
末了,曹昂望着父亲,眼中满是坚定:“父亲,周瑜所言,虽有其立场,却道破了天下乱源的症结。若能打破世家垄断,让寒门有出路、百姓得安稳,这天下方能真正太平。儿以为,这当是我辈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