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这样,马匹的需求量也大大提高来。所以还需要提前采购战马,运到汴京参加部队的适应训练……这件事就由古夙罗负责。
说到购买战马,古夙罗可比海蛟龙要厉害得多,毕竟这小子就是干这个的。
而且在西夏和大宋的边境附近,说起和马贩子打交道,没人能强得过他!
在古夙罗被派出去的时候,就连百里轻李师师她们这些人,心里都不由得暗自佩服燕然。
因为她们是亲眼看着古夙罗,作为敌人秘谍打入燕府,又在第一时间被燕然认出来的。
之后他又一步步被收服,一点点被改造,最终成了燕然一员得力大将!
这真是眼光决定了一切,当初燕然这个看似不经意的选择,时至今日却看到了他的真正用意!
……
等到讲武堂军校第一批学员毕业,燕然也开始将麾下的部队整编。
庞七郎的皇城司龙卫军三万,苏信的龙捷军二十个指挥两万人,一共五万部队,被燕然分成了四个大营。
其中东、西、南、三个大营都是七千人,他们其实是放在军营外围,用于隔绝内外,保护新军大营的警戒单位。
这三个大营两万一千人,照常手持冷兵器和普通铠甲,在军营中训练。同时严密警戒燕然划下的军事禁区,不许任何人窥探出入。
之前燕然在朝堂上向宋徽宗申请,并获得了皇上的同意。
他奉命整顿军伍、训练士卒、这件事就算是名正言顺了。
再加上这支外围部队的警戒封锁,任凭谁也难以察觉军营里真正的秘密,当然也无法对燕然横加指责。
至于中军大营里,则是一支四万人的新军。
之前所说的五万,其实只是两支军队名义上的编制,燕然可不会管什么编制的限制。
他决定的部队数量,其实是在各方面条件下,精心计算出来的结果。
这四万人处在军事禁区的中间,一座占地面积极大的军营校场里。甚至在这座军营里射击训练时,警戒区外面都听不到枪声。
这支新军,被燕然整编为三个师,包含九个旅二十七个团。
军队编制是必须要变的,因为武器和战法变了,要是继续遵循之前的旧军队编制,那纯粹就是自找麻烦。
因此燕然使用的是后世常用的三三制,就连每个班十个人,都可以分成三个战斗小组。
而每一个师除了三个旅、每旅三个团之外,还包含了团属炮兵营、营属工兵连,因此每个师人数远远多于九千,达到了一万多人的编制。
再加上参谋部、后勤部、特种团、鹰扬团、近卫团、野战医院,最终构成了这四万人的规模!
至于说新军大营,北面背靠黄河,在黄河和大营之间,就是利用水力运行的汴京十三行。
这十三座巨大的兵工厂,也被燕然下令,建成了十三个巨型堡垒。
由此在汴京以北、黄河以南,整个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军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