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bba
成毅站在办公室的世界地图前,目光扫过北美大陆,最终定格在欧洲,推动奔驰、宝马和奥迪车载智能手机上市,绝非是他一时兴起,而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他的计划就是让恩泽资本联合奔驰宝马奥迪,共同成立一家专注于车载智能手机的新公司,这是现阶段他们将产品推向市场,并快速建立认知度的最好办法。
恩泽资本提供资金,ar提供经过车规级验证的芯片架构和设计,量研科技提供电容触控解决方案,安卓公司提供智能系统,而他们新收购整合的欧洲中小半导体公司则负责生产配套的电源管理、射频、传感器等专用配件。
最后,由奔驰、宝马和奥迪这三个象征着精密与豪华的品牌,来为最终产品进行冠名和品质背书。
2006年这个时间点,如果凭空推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手机品牌,去挑战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巨头的统治地位,无异于以卵击石。
消费者对于新品牌的接受需要时间,渠道的建立更是漫长而昂贵。
最主要的是,车规级产品的成本本来就很高,抡起售价不亚于初代苹果,没有一个好的背书,很难做到急速扩散。
但奔驰、宝马和奥迪则完全不同,它们的品牌本身就意味着高端,将手机与他们绑定,能瞬间拔高产品的定位,使其天然区别于大众消费电子产品。
再加上初代智能手机的定位肯定和苹果一样,需要极为高的利润来收回研发投资,这定价必定不能太低,可以说,一部车规级手机,定价最低也要500美金。
这等于是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了。
这款产品面对的消费群体,只能是追求品质和身份象征的高端用户、科技发烧友和商务人士。
消费者处于对奔驰、宝马和奥迪汽车的信任,也会部分转移到其冠名的手机上。
当宣传中提到采用与三款轿车同源的车规级芯片标准、经过堪比汽车测试的极端环境可靠性验证时,其说服力远胜于一家新公司的自卖自夸。
最重要的是,奔驰、宝马和奥迪作为欧洲汽车工业的领头羊,拥有庞大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通过与它们合作,可以迅速调动欧洲本土的精密制造等资源,快速完成从图纸到量产的过程,实现全配件欧洲自主生产的战略目标,将技术自主牢牢锁在欧洲内部。
成立合资公司,是借力打力,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起点,在欧洲本土打造出一个足以让人瞩目的高端智能设备品牌,避免从零开始漫长的品牌培育期。
如果利用好这三家车企现有的全球渠道,他们相比任何初创手机公司就拥有了最大的也是最无法复制的优势。
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传统手机厂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和维持庞大的分销网络、零售门店和运营商合作关系。
这对于一个新入局者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和时间成本。
但三家车企的渠道是现成的。
全球成千上万家奔驰、宝马、奥迪的4s店和品牌中心,天然就是拥有车规级智能手机的目标客户。
将手机放在这些地方的显眼位置进行展示和销售,可以实现最精准的客户触达。
那些提奔驰的车主,顺便购买一部与爱车品牌调性一致的奔驰手机,这是一件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
前世,奔驰宝马奥迪也想过搞手机,只是他们去工业化几十年,再加上起步太晚,已经完全不具备这个条件了。
而且在美国的各种限制下,it行业彻底没有了日俄欧印的份。
和他们的渠道进行合作,这相当于跳过了所有传统手机厂商必须经历的渠道开拓阶段,直接空降到决赛圈,与高端用户见面。
这对传统手机销售模式绝对是一种降维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