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结果,上一世的努力以一种最最意想不到不到的方式起效了。
樊天佑这个关于梦的谎言,就像是一根船锚,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牢牢地勾住了名为真相的河床,把宏大案固定在了那里。
而周奕,就是那个唯一能把这根船锚捞起来的水手。
当确认这句话的一刹那,周奕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凶手找到了。
上一世,在扩大调查范围后,不是没有人在不在场证明上说谎,但说谎的目的都是为了掩盖一些其他行为,比如说偷情和嫖娼,还有一些盗窃行为。
但这些不在场证明最后都被专案组的民警戳穿了,原因很简单,这些人都是事后临时说的谎。
比如偷情这种行为,当事人可能会找理由向配偶隐瞒,但普通人并不具备侦查能力,也没有相关权限,所以很容易糊弄过去。
可专案组是会进行目击者、物证和旁证的复杂确认的。
这些临时编造,或是并不严谨的谎言,在专案组的调查下立刻就会无所遁形地被拆穿。
而樊天佑的谎言,成功躲过了专案组的调查,尤其是那张收据,成了他谎言成立的关键。
这说明,他的谎言不是在面对专案组调查时才临时编造的,而是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虽然周奕不知道他是怎么办到的。
通常来说,命案从发生到发现,虽然过程长短不一。但基本上百分之八十的被害人,在消失于大众视野的两到三个小时之内,都已经被害或遭到挟持控制了。
所以上一世陆小霜最后一次出现,和这一世徐柳最后一次出现的三个小时内的不在场证明,是最最重要的。
上一世,公墓旁边香烛店的那张收据,是樊天佑躲避成功自证的关键物证。
那这一世呢?他也是靠这张收据自证的吗?
周奕立刻低头翻页往后看。
和上一世一样,樊天佑下班后的行动轨迹是,从学校东边的侧门出去,在东升路的一家面馆吃了一碗大排面,然后骑车前往西山公墓。
现在再看这段证词,周奕的感觉就全然不一样了。
因为已经带上了强烈的怀疑心理,所以樊天佑的每句话都变得很可疑。
上一世的证词里,樊天佑在五月五号,就是周日这天,在学校食堂吃了午饭和晚饭。
可为什么偏偏在案发这天,他要去附近的小吃街吃面呢?
如果不怀疑,那就是单纯吃个饭而已,毕竟没人规定不能去外面吃。
但如果怀疑的话,那就是学校食堂吃饭要刷卡,饭卡后台有消费记录,能被查到。
而学校东边的那条小吃街,每天的人流量都是过万的,而且晚上学生下课后刚好是高峰时期。
这种环境下谁能注意到一个独行的食客。
而他如果说是学校食堂吃的话,专案组势必会拉饭卡消费记录,到时候很难解释。因为宏大对外开放的缘故,为了防止附近的人来蹭食堂,宏大食堂不接受现金支付。
所以仔细想想,上一世樊天佑在第一天晚上的所有不在场证明,都没有明确的目击者,最大的证明就是那张收据。
虽然香烛店老板确认了樊天佑的照片,但其实第二天樊天佑去还钱这件事挺诡异的。
就算老板真的多找了十块钱,真的道德水准就这么高?往返十四公里特意去还钱?
还拿出那张收据?
这倒更像是第二天特意去加强老板的印象,把老板“变成”自己的目击者。
那问题就在于,这张收据究竟是哪儿来的?
他有帮凶吗?
但周奕仔细回忆了,樊天佑只在第二天提到了两个朋友,但没发现有什么疑点,这两个人甚至和宏大都没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