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厂长还是不乐意:“那也不能只给三十人啊!一百个工人,四条生产线,每条线二十多人正好。
您用三十人,我们留两条线,也用不了七十人,剩下的人还是没活干。我看不如这样,您用五十人,这样咱们两边都方便。”
“五十人太多了。”李哲摇了摇头,“两条生产线,三十人就够了。”再多了也是白领工资,没必要。
李哲是做生意,讲究的是精打细算,不是搞慈善。
“可三十人太少,其他工人闲着,肯定会有意见,到时候闹起来,对咱们双方都不好。”马厂长的语气也有些急了。
金百万见状,连忙开口:“马厂长,您别激动。我们每个月支付3000元租金,您可以用这笔钱给剩下的工人发点生活费,缓解下压力。我们雇佣的三十人,工资由我们来付,绝不麻烦厂里。”
可马厂长还是不同意,双方又陷入了僵局。
谢厂长跟李哲他们熟,赶紧打圆场:“各位,咱先喝酒,菜都快凉了。用工的事不急,咱们改天再慢慢谈,总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李哲也知道这事急不来,就顺着谢厂长的话茬说:“还有件事我得跟各位说清楚——租赁生产线,不光要管理层同意,还得让所有职工都同意。
我不希望以后生产的时候,有人来捣乱,影响生产进度。”
谢厂长拍着胸脯,立马保证:“李老板您放心,只要我们管理层定了,就会召开员工大会,跟职工们讲清楚利弊,保证没人捣乱。”
马厂长没说话,只是端着酒杯喝了口酒,脸上满是愁容。他心里清楚,要是解决不了工人的就业问题,他这个厂长也坐不稳。
饭吃的差不多了,李哲看了眼手表,站起身:“马厂长,谢厂长,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关于租赁的事,还请各位尽快做决定,最好在三天内给我答复。不是我催,实在是我们种的黄瓜和青刀豆快成熟了,等不起。
要是三天内定不下来,我只能考虑其他罐头厂了。”
谢厂长连忙点头:“没问题!我们一定会尽快给你答复。”
李哲一行人坐着拖拉机离开后,谢厂长凑到马厂长身边,小声问:“厂长,咱们接下来咋办?”
“咋办?”马厂长望着拖拉机远去的方向,叹了口气:“一个月3000虽然不多,但只要厂里有进项,就还有复工的希望。
通知下去,明天早上八点……所有职工都来厂里开会!”
……
5月6日。
京城,崇文门西大街
天气渐暖,街道两旁的树木抽出嫩绿的枝芽,偶尔有早起的行人匆匆走过,留下淡淡的脚步声。
谭静雅打着哈欠,慢悠悠地走到蜀香居餐厅门口,眼神里还带着一丝未消散的疲惫。
她从兜里掏出钥匙,打开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