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胤天下 > 【第二十五章 点选】

【第二十五章 点选】(3 / 4)

恼怒之下,钱教谕也就将王易的答卷随手往桌角一放,躬身退回自己的位置继续点选。

王易不知道,自己费尽心力的一篇文章,就因为写的太好,反而让钱教谕的表现给毁了。

王督学奇怪地看了一眼钱教谕,不动神色地将手里的答卷递给李县令,道:“县尊,下官觉得这篇文章不落俗套,遣词还算通顺,或可为此次县试案首……只是下官才疏学浅,不太会品评,还请县尊过目定夺。”

相比钱教谕,王督学的话就很让人受用了。

李县令放下手里的卷子,“嗯”了一声接过,没先看内容,反倒是先看封面文字:咦,马仕敬?不就是城南绸缎庄马家的小公子吗?今年好像才十二岁吧,上次因为身体不适,没来应考,这次怎么来了?

李县令之所以如此清楚,是因为二月那次县试前,他通过吕书办了解了涞州县各大士绅的家庭状况,清楚地知道哪家舍得为儿子的科举之路花钱。其中最让人念念不忘的就是马家。

马家是涞州县最大的绸缎商,在走马驿、广平驿等涞州县最有钱的几处驿站都有产业。据说,马家的长子马仕林在燕州府跟某人争风吃醋,给醉仙楼头牌思齐囡囡的一夜缠头资就有数千贯,端的是富商大贾的做派。

马家子孙颇多,但大都已经有了晋身之资,唯独还有一个年仅十二的小儿子马仕敬还在蒙学,原本会参加今年的县试,他当时已经磨刀霍霍,准备狠宰马家一刀。结果因为一场风寒,马仕敬没参加二月的那场县试,那钱也就没能到手。

这让李县令如何不念念不忘呢?

李县令不动神色地打开了答卷,不禁勃然变色:

“仁之所以为仁,皆因孔老夫子说了,巷达这厮说老夫子的话不对……”

李来要不是还年轻,怕就被一口老气给憋死,心头忍不住爆出家乡俚语脏话:额日泥马……这写的都是什么鬼?简直比他六岁幼儿写的还要狗屁不通。

他看了一眼王督学,深深怀疑自己平时是不是对这个王督学太好了,以至于连这种蒙童涂鸦之作,也敢用不落俗套,遣词通顺来评价,还敢要我点为案首?

二月那场县试的案首文章,好歹还算通顺,可这篇算什么?文学界的鼎革之作吗?

同时,他心里也升起一个大大的问号:这马家究竟给了王督学和钱教谕多少钱?

王督学似乎被县令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低下头继续评卷,却是不再说话。

李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这时,钱教谕又拿了一篇文章过来,递给李县令道:“县尊,学生也点选到一篇堪为案首的答卷,请县尊评定。”

啥?你也有案首文章?

李县令愕然地抬头,又看向王督学,心头疑心大起:你们这次到底收了谁家的钱?

也难怪李县令会有此疑问。

按照以往的程序来说,案首只有一个,出钱最多的那个就是案首。当然,以往这事必须由县令做主,所以县令拿大头,而王督学和钱教谕只是在府学问起来的时候打边鼓和做背书,重要性不是特别大,只能拿小头。但不管大头小头,一般都已经商定好谁是案首。

可这次,怎么两人会同时向自己推荐案首?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