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新顺1730 > 第二八零章 最终的闹剧(六)

第二八零章 最终的闹剧(六)(5 / 6)

一场比之废漕改海导致的扬州鲁西等运河经济区快速衰败的“经济格局重写”,即将出现。

从大顺“总的生产力”来看,无疑,是进步的、提升的。

但是,从各个地区、各个省、各个府县分散的手工业经济区来看,这将带来一场毁灭。

快速的改变,也即会带来剧痛。

一个废漕改海,一个贸易中心从广东挪到松苏。

这都让大顺疼了三十年。

从鲁西地区的漕工起义、到扬州盐工起义、再到五岭脚夫起义、粤绣织工起义、松苏反抗南洋米低粮价骚动连绵不断。

看上去,大顺这二三十年的变革,光鲜亮丽。

但这光鲜的背后,是刘钰的青州军军改后的军队,从京畿镇压到五岭、从扬州杀到了鲁西。

而废漕改海、贸易中心北移松苏,只是涉及到了“商业”,还没涉及到“工业”。

武夷山的茶农依旧在种茶,只是五岭的脚夫失业了。

两淮地区的盐依旧在海边产,只是扬州的盐工打包工失业了。

鲁西地区的基本经济还算完整,只是围绕着临清、济宁等地的和商业、运输有关的人失业了。

然而。

新的运输工具的使用,物流成本的降低,这将彻底重塑大顺的经济格局。

简单来说。

在没有火轮船之前。

湖北的纺织业,哪怕技术低于松苏、哪怕棉花靛蓝等原材料不如松苏靠近殖民地海运的优势。

但凭借“逆流而上”这个“天然关税”。

湖北的纺织业,依旧还能抗的住这就和历史上苏伊士运河修通之前,欧洲的确蒸汽机了、欧洲地区产业革命了,但是,海运不要钱吗不要成本吗还不是闹出来了1893年南通布反击机织布、把欧洲布压到了上海城内的名场面

真正要改变大顺经济格局、导致剧痛的,不是松苏的那几个蒸汽工厂、也不是松苏的那几项新技术。

而是物流成本。

更具体点,也即即将投入使用的、可以逆流而上的火轮船。

这,对大顺的影响。

将如16世纪,欧洲的风帆船沿着大海,来到了印度和中国。

而让曾经富庶的西域,彻底沦为了一片荒凉;曾经坐地收钱的奥斯曼,逐渐没落;曾经辉煌的阿拉伯文明,开始衰落。

在大顺,看不到这个问题的人,是没资格谈自由贸易的。

在技术不断进步之前,在火轮船和铁路开始让有先见之明的人担忧内部经济崩溃之前。

大顺,是有国内统一市场的,并且理论上也是没有内部关税和地方保护主义的。

因为,大自然,就是天然的关税。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