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衔接并非偶然,而是经过专门训练的结果:
她曾在训练中设置模拟终点线,反复练习“送髋-前倾”的连贯动作,确保送髋的最后一刻,身体能自然过渡到冲线姿态。
这里她的左臂在冲线前奋力前摆,摆臂的幅度与送髋的幅度形成正比,借助摆臂的牵引力,进一步带动髋部向前顶出。
到了95米以后。
陈娟已基本冲过终点线,但韦勇丽没有减速,她的送髋动作依旧完整。
每一步都带着对成绩的执着。
呼——————
当胸部擦过终点线的瞬间。
她的髋关节仍保持着前倾姿态。
仿佛还在为下一步送髋做准备。
通过终点在大家都在为陈娟10秒75的亚洲新纪录全国新纪录欢呼振奋的时候。
没有人关注到第二的她。
其实也在这里刷出了自己的最新成绩。
10秒90。
只差一步就要打开10秒90的极限。
当然这里是高原加1.2米的顺风。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证明了自己的身体强度。
是足够符合这样的成绩。
给了自己内心注入强心剂。
冲过终点线后,韦勇丽扶着髋部蹲下。
指尖轻轻按压着髋关节周围的肌肉。
她能感觉到臀大肌的酸痛比往常更强烈,这说明最后阶段的送髋发力达到了极限。
不过。
一切的辛苦。
都在她抬头望向计时器,10.90秒的成绩出来。
变成了值得。
不仅仅是成绩。
更多的是对自己技术的认可——
因为在这场与纪录的较量中。
面对实力远超自己的陈娟。
她的送髋技术发挥出了最佳水平。
没有出现几次动作变形。
更没有几次失误。
要知道短跑比赛里面因为身体是不断地迫向极限的出现,没有那么完美的状态是很正常的事情。
尤其是你要跑一个自己从没跑过的成绩。
身体也需要适应。
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波动。
因此。
这样的失误概率。
完全可以让韦勇丽欣然接受。
甚至是更加证明了自己这两年的训练……
没有走错路。
这对于短跑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短暂程度来讲。
已经是相当的好。
多少人在来回探索的时候浪费了时间和青春。等回过头来,即便是找到了路子,可能也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然也有可能是最惨的情况。
找了一辈子都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