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没有办法朝福全发火了。人都死了,死前是老泪纵横地劝说他,堪称兄长对弟弟最后的一番忠言逆耳。
人死不能复生。
死了,更容易让人想起曾经的友爱扶持,也就淡化了君臣相处的矛盾摩擦。
然而,那番劝谏带来的怒气仍在心头盘旋不去。
康熙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对胤礽投注的种种期盼与心血难逃一场空。
是被兄长临死拼了一把将那粉饰太平的假相给撕裂开,露出了残破不堪的真相。
现实就是皇上无法培养出好太子。
胤礽纵有千错万错,追根溯源与作父亲的脱不开关系。不说别的,就说太子殴打臣子,是做父亲从小没让他学会尊师重道。
回想当初,康熙没少责罚太子的夫子们。
每每太子有课业上的不足,不罚儿子,却对老师加以责骂与杖责,认为是老师没教好。
事到如今,木已成舟,太子的性子掰不正了。
康熙不是对儿子没信心,而是胤礽的行为又一次泼了他一盆冰水,让他体会到了有的事已经覆水难收。
在给福全举行葬礼之后,彻查广储司,确认福全指控太子骄奢无度完全属实。
康熙撤换内务府官员后叫来了胤礽。将一次选择权交给太子,让胤礽任命新的内务府总管。
去年,索额图案件爆发,就撤换了太子身边的一批人。当时意识到太子生活太奢侈,对他进行过一顿说教。
这次将内务府的主事者换了一半,对太子提出明确要求,让他任命一位为官公正清廉的总管。
为什么要将新内务府总管的任命权交给胤礽
因为以贪腐为罪问责内务府,这些钱款给谁用去了,大家心知肚明。
皇上大规模处罚内务府的官员,而让太子任命新官,显示出对于太子的宽容,没把质问的巴掌直接朝太子脸上打。
给胤礽留些颜面,也就是对他还抱有一丝期待。
很快,凌普上位。
凌普的妻子,是太子的奶妈。
太子推举凌普,究竟是内举不避亲,或是便于太子享受只需看毓庆宫的吃穿用度就行。
结果不出所料地让人失望。
腊八节查阅了账目。毓庆宫的开支不减反增,太子根本没有把话听进去。
腊月,冬雪纷飞。
康熙听着窗外雪花静悄悄地落下,暖阁的炉火也无法温暖他一点点冰冷的心。
书架上,摆着记录汉、唐历史的史书。
刘荣、刘据、李承乾等等都是被废掉的太子。
刘荣被废,刘彻继位;刘据被废,刘弗陵继位;李承乾被废,李治继位。
刘彻、刘弗陵、李治,这三位皇帝在任期间各有功绩。也就说明了一件事,太子并非废除不得。
终究,福全的临终之言起作用了。
康熙萌生了太子可以废除的念头。
他把劝诫听了进去,却是绝无可能全盘照收。虽然胤礽不是合格的太子,可胤禩难道就堪当大用吗
老八看起来是礼贤下士、孝顺长辈,实则是长袖善舞、擅于钻营。
交好何焯,因为何焯被皇上破格提拔;笼络福全,因为福全是皇上最好的兄弟。
如若不然,常宁与福全都是药石罔效,为什么老八近亲福全而不关心常宁
还不是因为常宁能力平平,从未得到重用。哪怕一样是胤禩的皇叔,但得不到嘘寒问暖。
如果胤禟搞区别对待,能用他与保泰打小就是狐朋狗友去解释。保泰是福全的儿子,胤禟更偏心皇伯父,因为与其儿子玩得好。
胤禩则完全不同,近两年他才与福全渐渐走得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