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小说 > 地煞七十二变 > 第九十六章 东西两城隍

第九十六章 东西两城隍(3 / 4)

十三家再传法旨。

言钱塘近日之多劫难,皆是人心不古、鬼神不定的缘故,所以决定开水陆法会,由祖师们亲自讲经说法,以施斋祈福、超拔冤孽。

一经传出,群情汹涌。待到法会一开,大半钱塘之人蜂拥而来,法会设在栖霞山下,尽管已尽量扩大场地面积,却仍旧容不下所有信徒,为争抢位置,信徒争吵甚至厮打起来,十三家不得不派遣大量兵丁僧道维持秩序。

千盼万盼等到祖师出场,天上阴云也散,海边冷风也止,唯有阳光温暖和煦照人。有幸入场的,得祖师恩许,可以抬头望见佛容,人人激动不已甚至有人晕厥;没能入场的,遥听得祖师仙音,也个个痛哭流涕。

每日法会结束,无需捐献,信徒都可得净果一枚,据说可以消灾除病,且再附赠锦衣城隍小像一尊,放入家中供奉,能招福气辟邪祟。

麻衣城隍这头,没经可讲,也没会可开。

只能叫大伙儿都穿上麻衣,走访城内外千家万户,实实在在去听人困顿,解人急难。

然而……

访得一做苦力的老鬼,他魂体为劳累所坏,几乎难成人形,可想攒出的轮回银却还遥遥无期,几个师公凑了凑钱,却个个穷得毛光鸟净,凑的钱连零头也不够,反让老鬼请了他们一顿杂粮野菜粥,师公们不好意思,打算上报,看城隍府可否拨款相助。老鬼却笑着拒绝,说钱唐内外似他这样的不知有多少,若个个拨款,便是把李城隍自已卖了也给不起。

又访得一独居老媪,抱怨她的儿孙不孝,不肯来探望她,可师公们问邻人,才晓得,她的儿子孙子早已相继失陷海波,她不肯接受,逢人便道儿孙不孝,又整日倚门盼望。师公们没法子揭穿,只好一时说自已欠她儿孙人情,帮她做做活计;一时说被她儿孙嘱托,给她送些米粮肉菜。

再访得一户人家,丈夫几年前病死,剩下妻子独自拉扯着几个年幼的孩子,可妻子也渐渐病得厉害,脚痛得无法走路,手痛得不能举起,师公们连忙请来五娘,妻子听得五娘便是传说中的鬼医娘娘,便哀求为她治病,哪怕只让手能动弹也好,家里米粮将尽,不能做工怎么养活孩子?奈何,五娘医术再好,此番也是束手无策,妻子的病是常年拼命做工积劳所至,只能稍作调理缓解。五娘便把这一家子接到了慈幼院,可在当夜,妻子便在床头自缢,孩子有了着落,她终于可以放心去死了。

诸如此类,疾苦繁多。

麻衣师公们很快发现,自已能解决的事情其实很少,多的是给老弱挑挑水,为妇孺劈劈柴,除此之外,便是陪着说说话、叹叹气。

李长安惊讶望见。

天上莲池青黄各半。

…………

“十三家好大的口气,一个月?一个月就想把城隍的位置从咱们手里抢走?看惯了磕头,便以为人人听话事事如意?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虚名攒了千年又如何?哪里及得上咱们提着脑袋为钱塘做的实事?百姓的心里是有一杆秤的。”

黄尾得意洋洋。

这几日来,东西两城隍争香火,就属他和五娘贡献最大。

五娘是四处奔走,为百姓诊病施药,叫鬼医娘娘的名头越发响亮,许多信徒在供奉城隍之余,也在神龛里陪祀了一尊鬼医娘娘像。若干年后,今日模糊成故事,说不定会讹传成城隍公、城隍婆云云。

而黄尾则是为“竞选”出谋划策,他脑子灵光,熟悉世情,更兼脸皮厚、下限低,好主意、馊主意一刻冒不停。只可惜,华翁还是太方正了些,叫他的“才华”不能尽情发挥。

尽管如此。

最新小说: 符界之主 是江还是湖 血染侠衣 地煞七十二变 炮灰女修仙记 幽冥真仙 仗剑皇子闯天涯 一个人的道门 执法堂的大师兄 鬼谷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