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不听劝谏的‘狂野’李二凤(5 / 10)

太子修缮宫殿,于志宁上疏批评太子奢华,与宦官玩乐甚至被比做秦二世「9」

李世民“比做秦二世”

李世民的眼刀一下子射向于志宁“你这是何瞎比喻太子不过玩乐,你作何把他比作秦二世”要是有人把他比作刘彻和秦始皇,还就因为与宦官玩乐,他能直接砍了对方

秦二世啊,那可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亡国之君啊

他敏感的太子如何受得住这种谏言。

还有

李世民看向孔颖达,因为这个孔颖达的进谏更为激烈,太子真的是一有不对就犯颜直谏。「9」

李世民摇头“孔爱卿,太子年龄既长,汝等谏官当面批评指责实在是有损太子颜面,谏诤逾切,承乾逾不能纳。”

更不用说被仙幕最后重点强调的张玄素,李世民自己也是被进谏过来的,他自己被进谏时都曾多次甩袖离去,需要长孙氏在内多次安抚才能冷静下来,故而他最能体会仙幕所描述的太子承乾的感受。

作为压箱底出场的张玄素,那是无时无刻不进谏,言语之急切恍若太子就是一个愚笨之人,唯有听他张玄素的话才能顺利做事

此时,李唐的进谏风气还算正常,还没有走进臣子什么都进谏,以把皇帝谏成无欲无求的圣君为最好的偏执时候。

虽然,也没差多少。

于志宁等人还不是未来的官场老油条。

初被仙幕点到名字,他们气愤,粗看了一眼谏言发展,他们反省,然后

此时的官场油条们也不是好相与的,作为陪同李世民从秦王时期一路爬到皇位的人,作为被李世民虚心纳谏宠出来的臣子,于志宁深信自己不会无的放矢。

他抛弃仙幕提炼出来放置在前面的白话文,认真观察仙幕背景中所写的史料,还真从中发现了不一样。

此刻,于志宁不慌不忙出列道“陛下,臣之谏言从无作假。”

没有意料到自己会被反驳的李世民卡壳“所以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的于卿皆认为太子乃秦二世那般的祸国殃民之辈”

还别说,于志宁仔细看了旁边的史料原文,真看出未来自己为何会批评太子。

原因自然不是简简单单的盖房子被骂,与宦官游乐被批,而是

“仙幕言简意赅提炼臣之谏言放置在仙幕正中央,陛下或许不知臣谏言之据。”

李世民看向仙幕提炼的重点,还真是

所以实际上太子所犯过错比仙幕展示的更严重

其他官员这才细细看向仙幕所展示的密密麻麻史料。

史料密密麻麻,个中过程被掩盖其中。

臣子们废了一番大眼力才从中提炼出过程。

于志宁的批太子建造房屋不是无的放矢。

“太子所建之屋可非陋室,乃是建造数月不停的复杂曲室。东宫于隋朝建造,本就奢靡,太子殿下还于百姓农忙之时建造曲室,故臣才批太子奢华。”「10」

“太子仅因与宦官玩乐就被臣比秦二世,也是无稽之谈。”

“太子不听臣子劝谏,任用宦官寻欢作乐,宦官身心不全,阿谀逢迎小人频出,上传下达作威作福制祸患。

陛下应当知晓汉朝宦官之祸,宦官祸国。

殿下选用宦官,轻慢贤臣,亲小人远贤臣,致品级混乱,法度废弛,比之秦二世又如何”「10」

“更何况殿下多次私引难以教化突厥人入内室,相互狎昵。”

于志宁眼神冰冷“若再来一次,臣定再谏不误。”

孔颖达叹气,他虽没有多言,但一切尽在不言中,他幽幽道“臣亦是,殿下若再犯,臣死无所恨。”

张玄素也不认同这些后世人所言,他冷声道“臣言殿下当学文以饰其表有何不对骑射数游,酣歌戏玩,苟悦耳目,终秽心神。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太子若无德,人神同弃。”「11」

张玄素这话就重了。

但,怎能说没有道理呢

史学界有第二种说法是李承乾本就叛逆。

室内正因几位臣子的话陷入沉寂时,有人惊呼出声

“天”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仙幕上的文字滚动中有新的史料出现。

“张玄素竟因频频进谏被太子暗杀,几欲送命”

“于志宁也是”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