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农耕帝国7(8 / 11)

这药圣的书写完了,也有他的功劳,说出去简直是光宗耀祖

李时珍非常高兴“好,多谢了,那就麻烦您带路了。”

徐霞客同样正在野外跋山涉水。

作为一个与整个大明参加科举风潮格格不入的文人,徐霞客被误解的时候很多,但好在最亲近的家人还是支持他。

此时时刻,徐霞客首先想到了家中的老母亲,欣慰地笑了“母亲知道我和我的书后世留名,日后定然再也不会担忧我了。”

正如他所想,徐母看到天幕里放出了这些名人的书籍、画像还有籍贯,在里面精准地找到了自己儿子的介绍和书籍,顿时扬眉吐气“是我儿子是我儿子的书”

就算她儿子不是秀才公不是进士老爷又如何,她儿子青史留名了

邻居们齐齐投来羡慕的眼光。

明朝四大科技书籍,虽然不懂什么是科技,但是“四大”还是懂的。

整个大明这么多书,就这几本书被提到,可厉害了

华夏是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的国家,公元前8000年,还是原始文明时期,已经开始驯化和栽培野生稻。到现在,日本的水稻被普遍认为来源于华夏,尽管有“华北说”“华中说”“华南说”三种不同的传播途径,但是来源于华夏不可否认。

隋唐时期开始,日本以山东半岛和江浙沿海地区为航线,开始了中日海上贸易

荆咕放出了历史资料

从公元630年到公元894年,遣唐使来往有16次,唐朝的遣日使也有10次左右。

遣唐使的除了来隋唐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购买书籍。通过这样的途径,北魏时期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传入日本。

齐民要术总结了六世纪之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耕文明和畜牧业生产经验,还包括野生植物的利用、林业种植、桑蚕养殖、畜牧和养鱼技术,各种食品加工方法、油料染料饲料等农副产品的加工贮存和治荒办法,被誉为“华夏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记载,日本遣唐使、留学生、僧人和归化的华夏人当时从华夏带回日本图书167部15790卷,其中就有齐民要术十卷。

起初,日本皇室与贵族跟华夏皇室一样,觉得这样珍贵的书籍应该由贵族垄断,所以只是束之高阁,在贵族之间些手抄本流传,百姓并没有得到推广。

感觉被打脸的华夏贵族脸上都不太好看。

日本的弥生时代同样是直播法种植水稻,此书在知识分子中流传开来后,首先改变的就是育秧移栽,是不是跟华夏北人南下后带去的改变很像

到了日本战国时代,各大名混战不休,农业一时停滞不前。

直到15861590年,丰臣秀吉打败了其他对手,以天皇的旗号进行统一战争,最终完成了日本的统一大业。

15821598年,丰臣秀吉

学着华夏的统治者,开始推行“太阁检地”

dquo”

朱元璋说道。

到了江户时期,也正好是华夏的明末清初,北宋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经由朝鲜半岛传到日本,引发了日本印刷行业的繁荣和教育普及,齐民要术开始流向民间。

尽管明清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海上贸易屡禁不止,华夏的各种农书大量流向日本,日本甚至出现了农书出版热。

1744年,日本汉学家山田好之完成了对齐民要术的翻译和校对,交给京都出版商出版,这时日本民间第一次印刷刊行。

此后,日本学者多番研究,成为了华夏以外对齐民要术研究最深刻最系统的国家,目前在日本发现的齐民要术版本就有26种,最珍贵的版本是北宋天圣年间的刻本,是日本的国宝,被珍藏于京都博物馆。还有金泽实时的手抄本,是中日两国现存最早的珍贵抄本。

“华夏自己的书籍怎么没流传到后世”嬴政自己说完,心情不愉悦地想到了自己被放火的咸阳宫和骊山墓。

他看向他的大臣们,里面也有不少人的书籍传到后世,稍微一想现在正在使用的纸张更脆弱的特性,嬴政有了新的主意“纸张虽然易于携带但是更容易破碎,日后竹简写书藏于墓中。”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