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抚须道“此话言之有理,对于百姓来说,恐怕这一种吃法最容易普及。”
百姓哪有那么多佐料,又或者那么多茶具和闲心去玩花样,能吃,好吃,有用还饱肚子就是最实惠的。
与秦汉时期的各种尝试不同,大唐已经有了成熟的饮茶法,看到天幕放出后世的饮茶法觉得可以都试试,更骄傲的是茶圣是大唐的。
“茶圣又是一位圣人”贞观年间,李世民高兴地拊掌,“不知道这位大唐的茶圣是什么时期。”
“诗圣也是我大唐的,又多了一位茶圣,大唐不愧是人才济济。”长孙皇后开开心心说道。
长孙无忌喜气洋洋补充“还有我们贞观群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在后世也都很有名。”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比发俸禄的时候还开心。
在民间,
百姓也很开心。
“这茶叶的吃法原来这么多种都可以吃,
我们自己也可以找找。”许多住在山林附近的村民一边仔细看天幕里的茶叶树长什么样,一边商量着。
看起来就是长在山里的,这年头靠着山的百姓谁不进山,想吃肉进山打猎,想烧火进山砍柴。
原本就依赖山,在天幕讲过过度砍伐的危害后,京中的皇子公主们开始带头种树,下面的贵族和官员乡绅也有样学样,在被砍秃了的山里开始种树浇水。
百姓们开始有了意识,绕过太小的树苗,就跟捕猎略过怀孕的母兽一样。
总得给后人留着点,别一下子吃得山穷水尽。
有了茶叶的多种吃法,百姓们开始意识到原来可以跟着动物去觅食,可以简化那些看起来高级的不能承受的食物。贵族的茶吃不起,山里的野茶还是可以找找的。
“茶圣又是一位圣人”贞观年间,李世民高兴地拊掌,“不知道这位大唐的茶圣是什么时期。”
开元年间,正在与友人们一起喝茶论道的陆羽惊讶地抬头。
“茶茶圣”
“你竟然是茶圣就你这长相”诗僧皎然语气戏谑地说道。
另一位友人李季兰轻轻白了皎然一眼“你这和尚,怎么嘴巴这么毒。”
皎然哈哈一笑“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了。”
陆羽磕磕巴巴说道“没没事。”
他幼年时期因为相貌丑陋、还有些口吃被父母抛弃,因为太过年幼,长大了也不记得父母是谁。
后来被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湖北天门县西门外捡到并收养,从小在寺庙养大,跟着僧人学字学佛经学煮茶,但是并没有出家之心,下山去了。
陆羽有些惆怅“我还还还以为后后人会因为我丑丑丑角唱的好好好记住我呢。”
开元年间,因为李隆基喜欢梨园,还亲自去梨园扮演过丑角,民间许多跟风者,陆羽也心生好奇,进入剧团去扮演过丑角。
他相貌丑陋还有些口吃,但是为人幽默机智,演丑角极为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一直到上元年间,陆羽才闭门隐居作茶经,此时还在与友人聚会的他自然没想到,后世人会因为“茶”记住自己,还尊自己为“茶圣”。
“我我写书去了”
陆羽越想越兴奋,干脆撇下友人,飞奔回家。
都成“茶圣”了,茶经还没写出来,别人问自己里面写了什么,说没写多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