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 第二百八十四章 李密真的是废物吗

第二百八十四章 李密真的是废物吗(2 / 3)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即位以来的苛政暴政导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时势造英雄,每逢乱世,一些身怀志向和野心的人就会脱颖而出。

当时,隋朝一代名臣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起兵反隋。李密与其交好,以谋士的身份加入了他的造反团队。

然而,造反可不是请客吃饭,一旦失败就要株连九族。那么,出身显贵的李密为何会加入呢?其实,原因在于一句话。

在隋朝时期曾有一则著名预言:“李氏应为天子。”虽然最后预言应验在了李唐身上,但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李密更像是那个一统天下的天命之人。

我们常说“秦时明月汉时关,天下共逐鹿”。李密深感朝纲混乱,又有天命加成,于是果断加入了造反队伍。而李密的一生也因为这一句谶语而改变。

李密作为谋主,曾为杨玄感献上上、中、下三策。他认为,北上幽州,截断炀帝后路为上策;攻入长安,控制潼关为中策;进攻洛阳为下策。

李密的战略眼光正如诸葛亮的《隆中对》,对天下大势有着精准的判断。然而,杨玄感却不是刘备。他听了李密的建议后,反而觉得下策才是上上之策。

最终,正如李密所料,洛阳久攻不下,随着征伐高丽的军队回撤支援,杨玄感兵败被杀。李密依靠计谋侥幸逃脱,但他也成为了隋朝重金悬赏的通缉犯,只能隐姓埋名,不断躲藏。

大业十二年(616年),四处逃命的李密投奔了瓦岗军。当时的瓦岗军虽然小有名气,但其创始人翟让却是一个才智平庸的领导者,只想当个劫富济贫的山大王。

在李密加入瓦岗寨之后,他充分展现出了顶级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素养,凭借自己的能力,直接将瓦岗军改造成为一支强大的势力。

最初,李密在得到翟让的信任后,为瓦岗军制定了一个发展计划,建议攻取荥阳,争雄天下。荥阳是中原的战略要地,附近有兴洛仓、回洛仓等粮仓。

夺取这些粮仓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粮食,还可以紧逼东都洛阳。因此,夺取荥阳成为瓦岗军发展势力的重要任务。

在夺取荥阳的过程中,隋炀帝派遣当时号称隋末第一猛将的张须陀前来镇压瓦岗军。在李密加入之前,张须陀曾多次击败瓦岗军,堪称瓦岗军的克星。

当翟让听闻张须陀率兵来剿时,大为恐惧,准备随时逃跑。在瓦岗军生死存亡之际,李密站了出来,统兵调度,最终击败隋军,斩杀了张须陀。

此后,在李密的全力帮助下,瓦岗军很快实现了夺取荥阳的目标。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又率兵攻取兴洛仓,打开粮仓赈济灾民,百姓纷纷归附义军。

之后,瓦岗军多次打败隋军,步步逼近东都洛阳。李密出色的领导能力使得瓦岗军蒸蒸日上。作为瓦岗军的创始人,翟让自觉不如李密,于是推举李密成为瓦岗军的首领,封他为魏公。

然而,随着瓦岗军发展形势大好,前途无量,创始人翟让的一些亲友和下属开始不甘心。他们纷纷劝谏翟让夺回李密手中的权力。

李密得知后,为了整合内部,实现更有效的管理,先下手为强,设下鸿门宴,在宴会上一举除掉翟让,彻底掌握了瓦岗军的大权。

然而,李密杀害翟让之举也种下了将士离心离德的祸根,成为日后李密败亡的重要原因。

在李密的领导下,瓦岗军歼灭了大量隋军,逐渐成为天下义军的盟主。然而,在瓦岗军最兴盛的时期,曾经有手下谋士柴孝和力劝李密进攻关中,图谋天下,但未被采纳。

李密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以为只要占领东都,天下就唾手可得,于是长期屯兵于防守严密的东都城下,与王世充军展开了对峙。

正在此时,形势突变。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杀隋炀帝后,自率10万大军北上。此时,李密正好处于王世充和宇文化及的势力范围之间。

东都洛阳方面想利用李密击破宇文化及军,同时消耗瓦岗军的实力,坐收渔翁之利。于是,他们极力拉拢李密,许诺事成之后给予高官厚禄。李密为避免两面作战,接受了册封。

最新小说: 红楼之如画江山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柯学:混在蜡笔小新的假酒 夜玄周幼薇 剑修宗门里的箭修 重生后,被倒追很正常吧 1983:从分田到户开始 盛唐华章 十代掌门 我以机缘觅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