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六点半十分,操场上就满是晨读和锻炼的同学。”九月指着泛着红色光泽的塑胶跑道,“七点钟,西校区所有学生准时进行早操,”她指了指东南角的公告栏,上面还贴着去年晨读打卡活动的照片。
拐进操场东侧,金属围栏内传来“砰砰”的拍球声。“这边是篮球区,六个全场,周末下午最热闹,各院系的队伍常来切磋。”九月提高音量,“大家平时打球都自带装备,不过记得别穿皮鞋上场。”几个男生凑到铁丝网前,正看见有人迎着夕阳投出一记三分球,篮球入网的“唰”声混着欢呼声传来。
穿过篮球区,四个铺着细沙的排球场映入眼帘。“上排球课的时候,体育老师会从器材室统一拿球和护具。”九月蹲下身抓起一把沙子,“但平时想练球,就得自己准备了。周三下午体育系的学长学姐会来训练,扣球声特别响亮。”她提醒道:“在沙地上打球注意安全,摔倒了别着急用手撑地。”
继续往前走,绿色围网隔开的羽毛球区域里,有人正挥拍练习。“这边四个场地,平时都是同学自带球拍和羽毛球。”
路过单杠、双杠等健身器械区时,九月特意叮嘱:“这些公共器械随时能用,但中午别来,金属晒得烫手,去年有同学直接被烫出了印子。”
九月带着新生往食堂走,路过体育室时,特意指着紧闭的铁门:“记住,平时别擅自进去,刘叔有‘门禁雷达’,上次有同学想偷拿排球,被抓个正着。”她回头望向逐渐热闹起来的操场,有学生开始绕着跑道热身,突然想起一年前自己初来乍到,也是这样跟在学长身后,好奇又忐忑地探索着校园的每一处角落。
九月突然停下脚步,阳光为她深蓝色的学生会制服镀上金边。她抬手指向不远处飘着饭菜香的黄色建筑:\"看到那栋楼了吗?那就是咱们的西校区的食堂,接下来的四年,这里会成为你们最熟悉的地方。\"几个新生闻言,下意识地摸了摸微微发瘪的肚子。
\"食堂一共两层,格局得提前摸清。一楼最右边是餐卡办理处,记得明天办卡加激活,早餐的豆浆油条用刷卡只要两块五。\"她眨眨眼,\"不过要小心窗口的张阿姨,要是你犹豫超过三秒,后面排队的人能把你盯得头皮发麻。\"
推开斑驳的玻璃门,热气裹挟着糖醋排骨的香气扑面而来。九月侧身避开端着餐盘的学生,指着角落的蓝色招牌:\"那间'舌尖小筑'零食店,半夜赶作业时全靠它续命。旁边文印店打印双面才一毛钱,但别在饭点去——老板会一边给你装订论文,一边吆喝着让你快让开,别挡住他看球赛。\"
踏上贴满防滑条的水泥楼梯,二楼走廊的白炽灯将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左边是大众食堂,\"九月指着飘出爆炒声的窗口,透过玻璃能看见师傅颠勺时腾起的火苗,\"酸辣土豆丝只要三块钱,不过打饭的李叔手抖是出了名的,想多吃点肉,记得喊他'叔,您今天真帅'。\"几个女生被逗得笑出声。
她转身指向另一侧挂着星月标志的门帘:\"右边是清真食堂,专门为信奉伊斯兰教的同学准备,大盘鸡和牛肉拉面香得能勾人魂。\"九月特意放轻声音,\"这里的食材和餐具都是独立使用的,大家进来要注意尊重习俗,别带外面的食物。\"门帘后飘出烤馕的焦香,混着维语歌曲的旋律。
两排窗口中间,一扇玻璃推拉门透出暖黄色灯光。\"这个联通两个食堂的超市是隐藏彩蛋,\"九月推开门,货架上的饮料瓶在灯光下泛着微光,\"想吃大众食堂的糖醋里脊,又惦记清真食堂的手抓饭?从这儿就能穿过去。不过要做好心理准备——\"她拿起货架上的泡面,指着价签笑道,\"红烧牛肉面比校外贵一块五,但凌晨三点断电后,这里就是全校唯一的'救命粮站'。\"
暮色彻底笼罩校园时,九月带着新生在食堂门口告别。看着几个女生围在餐卡充值机前研究操作,她想起自己大一在这儿手足无措的模样——当时也是学长手把手教她如何挂失补办,还特意提醒\"二楼大众食堂的免费汤别喝,味道像刷锅水\"。夜风掠过食堂外的槐树林,将飘来的《生日快乐歌》揉碎在灯火里,不知是哪个窗口又在为学生庆祝生日。
穿过爬满紫藤的拱形长廊,九月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指着前方砖红色的苏式建筑对新生们说:“看,那就是咱们西校区图书馆,外墙的爬山虎到秋天会变成一片红!”蝉鸣声里,几个女生踮脚张望,行李箱轮子在石板路上磕出清脆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