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板块相互碰撞,边缘被挤压隆起,形成巍峨的山脉链;大洋板块则俯冲下沉,重新熔入地幔,完成物质的循环。
地幔柱热流被引导至特定地点,用于制造火山,喷发出新的物质以加厚地壳或形成岛屿。
通过这种“引导式自然演化”,一个活跃的、具有完整板块构造系统的地壳被成功铺设。
起伏的大陆、深邃的海沟、高耸的山脉和活跃的火山一切就此形成。
一颗成功打造出来的人造星球就此呈现在众人眼前。
三位领袖清晰地目睹了全过程。
“不得不说,真是鬼斧神工啊。”楚山河感慨。
“这便是移动城市之力。”卡隆沉吟道。“又或者说,是超自然魔改这场宇宙灾变给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变革。”
“建造很成功,人类方现在已经拥有了打造人造行星的能力。”康斯坦丁说道,“以后,我们又多了一条后路。”
“光是这样可不够。”楚山河提醒。“火种星的海洋呢?”
卡隆闻言不由得一怔。
从其他行星上采集到足够构成海洋的水资源,大概是人造行星建设中的终极挑战了。
并非所有行星都是好的水源地。理想的水源需要满足储量大、易于开采和运输的条件。
虽然说火种星的规模是蔚澜星的百分之一,但它建造海洋所需的水资源亦是一个天文数字。
康斯坦丁则是微微颔首。
“不用担心,关于这一点我们早就准备好了。”
在这片选定的区域里,其中一颗行星拥有着“冰卫星”。
冰卫星并非是指完全由冰构成的卫星,而是指其表面和内部含有显著比例的水冰。
毫无疑问,它是采集海量水资源的最好目标。
圣启号就此启动引力装置,改变了冰卫星的运行轨迹,将其缓缓“搬运”到了火种星附近。
在此期间,城市ai会精确计算所需的推力方向、持续时间和能量等级,以确保冰卫星的轨道改变是平滑、可控的,避免其自身结构因引力剧变而撕裂。
当冰卫星稳定在新轨道上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水资源采集工作就开始了。
不同等级的工兵型移动城市纷纷登陆冰卫星之上,通过各种工程装置加热地表,使水冰升华成气态并收集,被压缩成高度致密、标准尺寸的巨冰砖,以便输送到火种星上。
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损失,每块冰砖被包裹上轻质高强度的反射薄膜。
至于运输完事,则是通过移动城市们的主炮。
在太空视角里,你将会看到一幕壮观的景象。
无数巨大的冰砖如同闪耀的钻石,持续不断地从冰卫星上出发,沿着一条稳定的航线,缓缓落入火种星预定的海洋场地中。
随着冰砖大量堆积在海洋盆地里,城市ai启动地核模块,开始加热它们,使其重新化为液态。
在此期间,一些移动城市还会其中引入精心培育的藻类和微生物,开始建立基础的氮、碳循环,并调节水体的化学性质,为火种星的生态系统奠定基础。
不仅如此,人类方还会在海洋里投入一系列海洋植物和鱼类,尽最大可能打造出和蔚澜星类似的“海洋”。
:<ahref="https://88abd3"target="_blank">https://88abd3</a>。手机版:<ahref="https://88abd3"target="_blank">https://88abd3</a></p>